DB32/T 976-2006 有机不结球白菜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
《DB32/T 976-2006 有机农产品不结球白菜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是一部关于有机不结球白菜生产的技术规程,详细介绍了有机不结球白菜的生产流程、质量控制、环境管理等关键环节,旨在指导农民和企业在有机不结球白菜生产中遵循规范,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高度重视,有机农产品市场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有机农产品凭借其绿色、健康、安全的特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我国众多蔬菜品种中,不结球白菜占据着重要地位,制定与实施有机不结球白菜的生产技术规程,对于保障其种植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围绕《有机农产品不结球白菜生产技术规程》(DB32/T 976-2006)展开深入探讨,分析其内容、特点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DB32/T 976-2006规程概述
《有机农产品不结球白菜生产技术规程》(DB32/T 976-2006)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有机农产品不结球白菜生产的技术规程,于2006年正式发布,该规程对有机不结球白菜生产的产地环境、质量、生产技术、包装标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升有机不结球白菜的品质,确保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安全。
解析
产地环境
规程强调,有机不结球白菜生产基地应选择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远离污染源的地区,并要求产地环境符合国家有机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质量
规程对有机不结球白菜的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等指标设定了具体要求,纯度不得低于98%,净度不得低于98%,发芽率不得低于85%,水分含量不得高于8%。
生产技术
规程详细规定了有机不结球白菜生产的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包括播种密度、施肥量、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包装标识
规程要求有机不结球白菜包装应使用环保材料,包装标识需清晰、规范,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等级、生产日期、保质期、有机认证标志等。
规程特点
- 科学性:规程借鉴了国内外有机农产品生产经验,科学合理地制定了各项技术指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 实用性贴近实际生产,便于操作,有利于提高有机不结球白菜生产质量。
- 可操作性:规程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规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 提高有机不结球白菜质量:遵循规程要求,生产者可确保产品质量,提升有机农产品的种植质量。
- 促进有机农业发展: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有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保障消费者权益:遵循规程生产的有机不结球白菜,能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安全的农产品,保障消费者权益。
《有机农产品不结球白菜生产技术规程》(DB32/T 976-2006)是我国有机农产品生产的重要法规之一,规程的实施对于提高有机不结球白菜质量、促进有机农业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有机农产品生产者能够认真遵守规程,为我国有机农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