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693-2010茭白等级规格标准深度解读
本文深入解析了DB32/T 1693-2010标准,详细阐述了茭白等级规格的相关内容,从茭白的外观、长度、直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为茭白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提供了科学依据。
茭白,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独树一帜的蔬菜,以其脆嫩多汁、口感鲜美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茭白产业的迅猛发展,对茭白品质的要求亦日益提升,为了规范茭白市场秩序,提升茭白产品质量,我国制定了DB32/T 1693-2010标准,明确了茭白的等级与规格,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茭白等级规格的相关知识。
DB32/T 1693-2010标准概览
DB32/T 1693-2010标准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适用于本省茭白的等级与规格划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茭白的术语与定义、等级规格、检验方法、包装要求、标识规范、运输与储存条件等方面的内容。
茭白等级规格详解
等级划分
依据DB32/T 1693-2010标准,茭白被划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和等外级。
(1)一级茭白:要求外形完整,色泽鲜绿,肉质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腐烂,无霉变。
(2)二级茭白:外形基本完整,色泽鲜绿或淡绿,肉质较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腐烂,无霉变。
(3)三级茭白:外形较完整,色泽淡绿或黄绿,肉质较瘦,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腐烂,无霉变。
(4)等外级茭白:外形不完整,色泽暗淡,肉质瘦弱,存在病虫害,有机械损伤,有腐烂,有霉变。
规格划分
茭白的规格按照长度和直径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1)一级茭白:长度≥20cm,直径≥2.5cm。
(2)二级茭白:长度≥18cm,直径≥2.0cm。
(3)三级茭白:长度≥16cm,直径≥1.5cm。
(4)等外级茭白:长度≤14cm,直径≤1.0cm。
检验方法
DB32/T 1693-2010标准对茭白等级规格的检验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外观检验:通过观察茭白的外形、色泽、肉质等特征,判断其等级和规格。
- 尺寸测量:使用卷尺或卡尺测量茭白的长度和直径,以确定其规格。
- 病虫害检查:观察茭白是否有病虫害,以评估其等级。
- 机械损伤检查:观察茭白是否有机械损伤,以判断其等级。
- 腐烂和霉变检查:观察茭白是否有腐烂和霉变现象,以确定其等级。
包装、标识、运输与储存
- 包装:茭白应使用清洁、干燥、无污染的包装材料,确保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保持品质。
- 标识:包装上应清晰标注茭白的等级、规格、净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 运输:运输过程中需保持茭白的低温、通风、防潮,并避免阳光直射。
- 储存:储存温度应控制在0-5℃,相对湿度在85%-95%之间,避免高温、高湿、强光等不利环境。
DB32/T 1693-2010标准对茭白等级规格的详细规定,对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掌握这一标准,对于茭白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都具有指导作用,本文的深入解析,期望能够帮助读者对茭白等级规格有更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