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与应用,DB34/T 4476-2023 冬小麦高光谱无人机监测技术规程

团体标准 601
《DB34/T 4476-2023 冬小麦田间长势无人机高光谱感监测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旨在提供冬小麦生长状况监测的标准化方法,规程详细解读了利用无人机高光谱技术监测冬小麦长势的操作流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以提升冬小麦产量和质量。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日益广泛,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农业监测工具,在冬小麦生长状况的监测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为推动这一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我国正式颁布了《冬小麦田间长势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规程》(DB34/T 4476-2023),本规程的出台,不仅为冬小麦生长状况的监测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标准,还有效提升了监测的精确度和效率,以下是对该规程的详细解读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探讨。

解析与应用,DB34/T 4476-2023 冬小麦高光谱无人机监测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DB34/T 4476-2023 冬小麦高光谱无人机监测技术规程,2,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冬小麦田间长势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规程》解读

该规程明确了冬小麦田间长势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监测的技术规范,包括技术要求、监测流程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适用于我国北方冬小麦主要产区,旨在提升冬小麦生长状况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技术要求

  1. 无人机选择:要求选用飞行稳定性高、续航能力强、载荷能力充足的无人机。
  2. 高光谱相机:需采用分辨率高、光谱范围广、信噪比优的高光谱相机。
  3. 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推荐使用具备高光谱数据处理与分析功能的软件,如ENVI、ERDAS等。

监测流程

  1. 数据采集:根据监测区域、季节和作物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飞行航线和高度。
  2. 数据处理:对采集的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校正和融合。
  3. 图像分析:通过高光谱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冬小麦的生长状况。
  4. 结果输出:以图表、报告等形式输出分析结果。

数据处理与分析

  1. 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和大气校正。
  2. 校正与融合:将预处理后的数据与地面实测数据进行校正与融合,以提升监测精度。
  3. 特征提取:运用高光谱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等生长指标。
  4. 结果分析: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析,评估冬小麦的生长状况。

规程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1. 提高监测精度:规程的制定为冬小麦生长状况监测提供了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监测的准确性,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 提高监测效率: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快速性和高效性,可以显著提高监测效率。
  3. 助力农业发展:通过监测冬小麦的生长状况,有助于实现精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 推动科技进步:规程的颁布和应用,将有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冬小麦田间长势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规程》的颁布,不仅为冬小麦生长状况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