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桑根草浅埋滴灌栽培规程发布,DB15/T 3187-2023引领生态种植新篇章
《DB15/T 3187-2023 苜蓿间作桑根草浅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发布,创新农业模式,结合苜蓿与桑根草间作,采用浅埋滴灌技术,实现生态种植与高效利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生态农业与高效农业资源的科学利用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方向,DB15/T 3187-2023《苜蓿间作桑根草浅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的正式颁布,为苜蓿和桑根草的种植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标志着我国在生态农业和高效资源利用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苜蓿与桑根草作为我国宝贵的草本植物资源,不仅营养价值丰富,药用价值亦高,苜蓿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是优质的饲料与食品原料;桑根草则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药用功效,传统种植模式往往伴随水资源浪费、土壤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苜蓿和桑根草的产量与品质。
技术规程要点
间作模式
苜蓿与桑根草的间作模式,旨在最大化土地资源利用,提升单位面积产量,在间作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 品种选择:挑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苜蓿与桑根草品种,确保间作成功。
- 行距配置:根据品种特性和生长习性,合理设定行距,通常为50-70厘米。
- 间作比例:根据市场需求和种植目的,调整苜蓿与桑根草的间作比例,一般以1:1为宜。
浅埋滴灌技术
浅埋滴灌技术是一种节水、节肥、提升土壤肥力的创新灌溉方法,实施时,需注意以下要点:
- 滴灌设备选择:根据种植面积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滴灌设备,确保灌溉均匀。
- 滴灌管道布置:将滴灌管道布置在作物根分布层,以避免水分浪费。
- 灌溉制度制定:依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土壤水分状况,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确保作物生长所需水分。
土壤管理
- 土壤耕作:采用深翻、旋耕等耕作方式,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
- 施肥: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肥,确保作物生长所需养分。
-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提高作物产量。
实施效果
DB15/T 3187-2023《苜蓿间作桑根草浅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 提高产量: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苜蓿和桑根草的产量得到显著提升。
- 节约水资源:浅埋滴灌技术有效降低了灌溉用水量,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 改善土壤环境: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提升了土壤肥力。
- 促进生态农业发展:苜蓿和桑根草的高效种植,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DB15/T 3187-2023《苜蓿间作桑根草浅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苜蓿和桑根草的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生态农业和高效资源利用的发展,我们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该规程,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