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市无公害大白菜生产新标准解读,DB62/T 1075-2003
《掖大白菜生产新标准—DB62/T 1075-2003》为掖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供技术规程,该标准规范了掖大白菜的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市场竞争力,本文解读了该标准的主要内容,为掖大白菜生产者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掖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地,近年来,其特产——掖大白菜,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提升掖大白菜的生产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掖市特地制定了《掖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DB62/T 1075-2003),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为掖大白菜的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规程背景
《掖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DB62/T 1075-2003)是在农业、环保、质检等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结合掖市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该规程旨在规范掖大白菜的生产流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而提升掖大白菜的市场竞争力。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掖市行政区域内无公害大白菜的生产、管理、检测和销售。
生产环境要求
- 产地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无污染的地区作为生产基地。
- 灌溉水源:灌溉水源需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避免使用受污染的水源。
-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质量需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与种苗
- 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品种。
- 种苗培育:采用无病、无虫、无杂草的种苗,确保种苗质量。
育苗与移栽
-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一般在春季3月至4月进行播种。
- 播种密度:每亩播种量控制在2000-2500克。
- 移栽时间:一般在播种后40-50天进行移栽。
田间管理
- 施肥: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有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60%以上。
- 灌溉:根据土壤水分状况,适时灌溉,避免水分过多或不足。
-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
收获与储运
- 收获时间:一般在植株高度达到30-40厘米,叶片数为8-10片时进行收获。
- 储运:收获后应尽快进行预冷处理,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腐烂。
规程实施与监督
- 生产者: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 质检部门:应加强对掖大白菜的质量检测,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查处。
-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生产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生产者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
《掖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为掖大白菜的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规程,我们相信,掖大白菜的生产质量将得到有效保障,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农产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掖大白菜的市场竞争力,还将为掖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