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329-2016,肉鸽养殖技术规范,品质与效益提升指南

团体标准 601
《DB11/T 1329-2016 肉鸽养殖技术规范》为提升肉鸽养殖品质与效益提供关键指南,涵盖养殖环境、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等方面,助力肉鸽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肉鸽产业的迅猛发展,肉鸽逐渐成为肉食市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肉鸽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率,确保肉鸽产品质量,我国正式颁布了DB11/T 1329-2016《肉鸽养殖技术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规范,旨在为肉鸽养殖从业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DB11/T 1329-2016,肉鸽养殖技术规范,品质与效益提升指南,DB11/T 1329-2016,肉鸽养殖技术规范,品质与效益提升指南,2,技术规范,产业健康发展,第1张

DB11/T 1329-2016《肉鸽养殖技术规范》由市农业委员会提出,市畜牧兽医局起草,自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范的制定旨在规范肉鸽养殖技术,提升肉鸽养殖品质,保障肉鸽产品质量,推动肉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规范主要内容

养殖环境

  1. 鸽舍建设:鸽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地面平整,排水系统畅通,鸽笼设计应合理,确保鸽子拥有充足的活动空间。

  2. 温湿度控制:肉鸽适宜的养殖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为50%-70%,应配备温湿度控制器,实时监测鸽舍内温湿度,确保鸽子生活环境的稳定性。

饲料管理

  1. 饲料原料:选用优质、新鲜、无污染的饲料原料,如玉米、豆粕、麦麸等。

  2. 饲料配方:根据肉鸽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科学搭配饲料配方,确保鸽子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

  3. 饲料加工:在饲料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料的粉碎度,避免营养成分的损失。

养殖管理

  1. 种鸽管理:加强种鸽的选择、繁殖和饲养管理,提高种鸽的繁殖率和鸽蛋质量。

  2. 育雏管理:合理控制育雏温度,保证雏鸽的正常生长发育,注意观察雏鸽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3. 成鸽管理:加强成鸽的饲养管理,确保成鸽的健康和繁殖能力。

疾病防控

  1. 免疫接种:按照国家规定,对肉鸽进行免疫接种,预防常见疾病。

  2. 疫病监测:定期对鸽舍进行疫病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3. 消毒灭源:定期对鸽舍、鸽笼、饲料等进行消毒,消除病原体。

产品质量

  1. 饲料质量:确保饲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禁止使用药物。

  2. 肉鸽质量:加强肉鸽的饲养管理,确保肉鸽肉质鲜美、无异味。

规范实施与效益

DB11/T 1329-2016《肉鸽养殖技术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肉鸽养殖技术水平,降低养殖风险,提升肉鸽产品质量,通过规范养殖技术,养殖者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1. 提高肉鸽养殖效益:通过科学饲养管理,降低饲料消耗,提高肉鸽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2. 保障肉鸽产品质量:规范养殖技术,确保肉鸽肉质鲜美、无异味,提高市场竞争力。

  3. 促进肉鸽产业健康发展:规范养殖技术,提高肉鸽养殖品质,推动肉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DB11/T 1329-2016《肉鸽养殖技术规范》为肉鸽养殖者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肉鸽养殖品质与效益,养殖者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规范,为我国肉鸽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