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012.1-2023鸭养殖技术规范深度解析,推动商品鸭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DB11/T 012.1-2023 鸭养殖技术规范解读》发布,旨在推动商品鸭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该规范从养殖环境、饲料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从业者提供技术指导,保障鸭产业健康发展。
鸭,作为我国优秀的肉鸭品种,以其生长迅速、肉质鲜美、繁殖力强等显著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我国商品鸭产业的迅猛发展,养殖技术的规范化操作已成为提升养殖效益、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本文将深入解读《鸭 第1部分:商品鸭养殖技术规范》(DB11/T 012.1-2023),旨在为我国商品鸭养殖产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1/T 012.1-2023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范旨在指导商品鸭的养殖生产,涵盖了种鸭和商品鸭的养殖全过程。
养殖环境
- 场地选择:养殖基地应位于地势高亢、排水顺畅、通风良好、交通便利的地带。
- 饲养密度:根据鸭的生长阶段,合理设定饲养密度,确保鸭群健康成长。
- 舍内环境:维持舍内温度和湿度适宜,确保空气质量优良。
饲料营养
- 饲料原料:选用优质、新鲜、无污染的饲料原料。
- 饲料配方:依据鸭的生长阶段和生理需求,科学制定饲料配方。
- 饲料添加剂: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提升饲料的利用率。
疾病防控
- 免疫程序: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定期进行疫苗免疫,预防疫病的发生。
- 消毒措施:定期对养殖场地、设备、工具进行全面消毒,防止疫病的传播。
- 病死鸭处理:对病死鸭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扩散。
养殖管理
- 饲养管理:根据鸭的生长阶段,适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确保鸭群健康成长。
- 日常观察:定期观察鸭群,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 出栏管理: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标准进行出栏,确保产品质量。
实施DB11/T 012.1-2023的意义
- 提高养殖效益:通过规范养殖技术,降低疫病发生率,提升饲料利用率,从而显著提高养殖效益。
- 保障食品安全:规范养殖技术,确保鸭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
- 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商品鸭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迈进。
- 提高养殖者素质:通过实施规范,提升养殖者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
《鸭 第1部分:商品鸭养殖技术规范》(DB11/T 012.1-2023)的实施,对我国商品鸭养殖产业具有深远的意义,各养殖场应严格遵守规范要求,强化养殖管理,提升养殖效益,为我国商品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