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与应用,DB62/T 2270-2012 发酵床生态猪舍建设技术规程
《DB62/T 2270-2012 发酵床生态猪舍建设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为我国首个发酵床生态猪舍建设技术规程,详细解读了其建设原则、设计要求、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旨在提高猪舍环境质量,保障动物健康,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养猪模式逐渐显现出环境污染、疫病防控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DB62/T 2270-2012《发酵床生态猪舍建设技术规程》应运而生,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显著优势。
DB62/T 2270-2012 发酵床生态猪舍建设技术规程解读
规范范围
本规程详细规定了发酵床生态猪舍的设计、施工、运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发酵床生态猪舍。
发酵床生态猪舍的特点
(1)环保:通过发酵床技术,猪粪尿得到无害化处理,显著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防疫:采用全封闭式管理,有效阻断疫病传播途径,大幅降低疫病发生风险。
(3)节能:利用生物热能,实现能源消耗的降低。
(4)提升猪只生长性能:发酵床生态猪舍有利于猪只健康成长,从而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发酵床生态猪舍建设技术要求
(1)选址: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条件良好、远离居民区的地方。
(2)场地规划:猪舍布局合理,有利于通风、采光和防疫。
(3)建筑材料:选用环保、耐腐蚀、易于清洁的材料。
(4)发酵床设计:发酵床厚度通常为30-40厘米,材料包括锯末、稻壳等。
(5)通风系统:结合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确保猪舍空气质量。
(6)温湿度控制:猪舍内温湿度应控制在适宜猪只生长的范围内。
DB62/T 2270-2012 发酵床生态猪舍建设技术规程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提高养殖效益
发酵床生态猪舍通过优化猪只生长环境,提升猪只生长性能,降低疫病风险,从而显著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减少环境污染
发酵床生态猪舍对猪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降低疫病发生风险
全封闭式管理有效切断了疫病的传播途径,显著降低了疫病发生风险。
节能减排
利用生物热能,实现能源消耗的降低,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DB62/T 2270-2012《发酵床生态猪舍建设技术规程》为我国发酵床生态猪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养殖效益、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疫病风险,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建设,充分发挥发酵床生态猪舍的优势,助力我国畜牧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