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S53/024-2017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解析,干制三七茎叶质量保障揭秘
《DBS53/024-2017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对干制三七茎叶的质量保障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其安全性和品质,标准涵盖了原料采集、加工处理、包装标识等环节,旨在提升消费者对干制三七茎叶产品的信心,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民生大事,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持续优化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努力提升食品安全标准,在此背景下,DBS53/024-2017《干制三七茎叶》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出台,旨在全面规范干制三七茎叶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等各环节,确保消费者能够安全食用,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为广大消费者和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S53/024-2017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概述
2017年发布的DBS53/024-2017《干制三七茎叶》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明确了干制三七茎叶在原料、感官、理化、微生物等方面的高标准要求,旨在全面提升干制三七茎叶的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原料要求
- 原料来源:干制三七茎叶的原料需来源于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污染、无污染的产地。
- 原料质量:原料需保持新鲜,无病虫害、无腐烂、无霉变。
- 原料处理:在加工前,原料需经过筛选、清洗、晾晒等处理,以确保原料品质。
感官要求
- 外观:干制三七茎叶应干燥、均匀、无杂质、无霉变。
- 气味:干制三七茎叶应具有独特的三七茎叶气味,无异味。
- 湿度:干制三七茎叶的湿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既不宜过湿,也不宜过干。
理化指标
- 水分:干制三七茎叶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2%以下。
- 总灰分:干制三七茎叶的总灰分含量应控制在5%以下。
- 酸不溶性灰分:干制三七茎叶的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应控制在2%以下。
- 粗纤维:干制三七茎叶的粗纤维含量应控制在10%以下。
微生物指标
- 大肠菌群:干制三七茎叶的大肠菌群应≤100CFU/g。
- 霉菌和酵母菌:干制三七茎叶的霉菌和酵母菌应≤100CFU/g。
- 金葡萄球菌:干制三七茎叶不得检出金葡萄球菌。
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
- 包装:干制三七茎叶应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包装袋密封、防潮、防霉变。
- :标签应清晰、完整,标注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批号、生产厂家等信息。
- 运输:干制三七茎叶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光直射、雨淋、受潮、受热,确保产品质量。
- 储存:干制三七茎叶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处,避免光直射、受潮、受热。
DBS53/024-2017《干制三七茎叶》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实施,为干制三七茎叶行业提供了明确的质量要求,有助于提升干制三七茎叶的整体质量,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广大消费者和生产者应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共同维护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