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绿茶扁形茶加工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探讨
本研究对DB52/T 636-2010《贵州绿茶扁形茶加工技术规程》进行解读,分析了其关键工艺和品质要求,研究结果表明,该规程对提高贵州绿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并探讨了规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在我国茶叶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茶作为茶叶市场的主流品种之一,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贵州绿茶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茶树品种,在绿茶市场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DB52/T 636-2010《贵州绿茶 扁形茶加工技术规程》作为贵州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贵州绿茶扁形茶的加工技术,提升茶叶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DB52/T 636-2010《贵州绿茶 扁形茶加工技术规程》对贵州绿茶扁形茶的生产加工过程进行了详细规定,涵盖了原料选择、加工工艺、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等各个方面,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从事扁形茶生产、加工、销售的茶叶企业和个人。
规程主要内容
原料选择
规程要求原料茶树品种应具备地方特色,生长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原料茶叶需新鲜、无病虫害、无霉变,并符合国家茶叶质量标准。
加工工艺
规程对扁形茶的加工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杀青、揉捻、干燥、筛分、包装等环节,杀青是关键工序,要求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茶叶水分,保持茶叶色泽和香气。
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
规程对扁形茶的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提出了明确要求,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标识应清晰、准确,包括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光直射、潮湿、污染等不利因素;储存环境应干燥、通风、避光。
规程的实际应用
提高茶叶品质
DB52/T 636-2010规程的实施有助于规范茶叶加工过程,提高茶叶品质,通过严格执行规程,茶叶加工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加工技术,提升茶叶的色泽、香气、滋味和口感。
保障消费者权益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可通过标识、包装等了解茶叶的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从而选择优质茶叶。
促进茶叶产业发展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贵州绿茶产业的发展,提升贵州绿茶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茶叶产业的持续发展。
DB52/T 636-2010《贵州绿茶 扁形茶加工技术规程》对于规范贵州绿茶扁形茶的生产加工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茶叶加工企业应严格执行规程,提高茶叶品质,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对规程的宣传和推广,提高茶叶加工企业的执行力度,为我国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