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牌白酒地理标志标准解析,传承与创新之路
《GB/T 21822-2008 地理标志产品标准解读》深入解析了沱牌白酒的地理标志产品标准,涵盖其传承与发展,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沱牌白酒的原材料、生产过程、质量要求等,旨在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名酒,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白酒文化中,沱牌白酒以其独树一帜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享誉海内外,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地理标志产品,我国于2008年正式发布了GB/T 21822-2008《地理标志产品 沱牌白酒》国家标准,并在2012年对其进行了首次修订,发布了第1号修改单,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旨在为沱牌白酒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GB/T 21822-2008标准概述
GB/T 21822-2008《地理标志产品 沱牌白酒》标准对沱牌白酒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生产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标签标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维护沱牌白酒的地理标志产品权益,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推动沱牌白酒产业的健康发展。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沱牌白酒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涵盖了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蓬溪县、大英县、安居区、船山区、安居区、三台县、盐亭县、中江县、乐至县等11个县(区)。
生产工艺
沱牌白酒采用传统的固态发酵工艺,以高粱、小麦、玉米、大米等为主要原料,以优质泉水为酿造用水,经过制曲、发酵、蒸馏、陈酿等工序精制而成。
质量要求
沱牌白酒的质量要求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等,感官指标要求酒液清澈透明,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回味悠长;理化指标要求酒精度、总酸、总酯等符合规定;卫生指标要求微生物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检验方法
沱牌白酒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卫生检验等,感官检验主要依靠感官评价;理化检验采用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卫生检验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
标签标识
沱牌白酒的标签标识应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编号、执行标准、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生产者或销售者名称、地址、联方式等。
第1号修改单内容
为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和消费者需求,GB/T 21822-2008标准在2012年发布了第1号修改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修改单对沱牌白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要求企业采用更加先进的制曲、发酵、蒸馏等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 严格质量要求,保障消费者权益:修改单对沱牌白酒的质量要求进行了细化,明确了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 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范市场秩序:修改单强调了对沱牌白酒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要求企业加强自律,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利益。
沱牌白酒的发展前景
随着GB/T 21822-2008标准和第1号修改单的实施,沱牌白酒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在今后的发展中,沱牌白酒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提高产品竞争力:沱牌白酒应继续传承传统工艺,同时注重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
-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影响力:企业应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沱牌白酒的市场影响力。
- 拓展销售渠道,满足消费者需求:企业应积极拓展销售渠道,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 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沱牌白酒产业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为我国白酒产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GB/T 21822-2008标准和第1号修改单为沱牌白酒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未来的日子里,沱牌白酒将继续传承与创新,为我国白酒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