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3358-2008标准解析,助力稷米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国家标准 602
GB/T 13358-2008标准解读旨在推动稷米产业高质量发展,该标准从生产、加工、储存等方面规范稷米产业,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通过解读该标准,有助于提升稷米产业整体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

稷米,作为中国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富含多种营养成分,GB/T 13358-2008是我国颁布的稷米产品标准,自2008年发布以来,对稷米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旨在对GB/T 13358-2008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为我国稷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GB/T 13358-2008标准概述

GB/T 13358-2008《稷米》标准明确了稷米产品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及储存等方面的规范,适用于我国生产的各种稷米产品,涵盖糙米、精米及全谷米等。

GB/T 13358-2008标准的主要内容

产品分类

GB/T 13358-2008标准将稷米产品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等级的划分主要依据稷米的粒度、长度、杂质和水分等关键指标。

技术要求

(1)粒度:稷米的粒度需符合标准规定,一级、二级和三级稷米的粒度范围分别为:长粒米≥3.0mm,中粒米≥2.5mm,短粒米≥2.0mm。

(2)长度:稷米的长度应满足标准要求,一级、二级和三级稷米的长度范围分别为:长粒米≥2.5mm,中粒米≥2.0mm,短粒米≥1.5mm。

(3)杂质:稷米的杂质含量不得超过标准规定,一级、二级和三级稷米的杂质含量分别不超过1.0%、1.5%和2.0%。

(4)水分:稷米的水分含量应符合标准要求,一级、二级和三级稷米的水分含量分别不超过13.5%、14.5%和15.5%。

试验方法

GB/T 13358-2008标准规定了稷米粒度、长度、杂质、水分等指标的试验方法,包括取样、称量、测量和计算等步骤。

检验规则

GB/T 13358-2008标准明确了稷米产品的检验规则,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判定等。

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

GB/T 13358-2008标准对稷米的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GB/T 13358-2008标准对稷米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规范市场秩序

GB/T 13358-2008标准对稷米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消费者对稷米产品的信心。

促进产业升级

该标准对稷米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提高产品附加值

GB/T 13358-2008标准有助于提升稷米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推动产业标准化

GB/T 13358-2008标准是我国稷米产业的重要标准,对推动产业标准化进程,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GB/T 13358-2008标准作为我国稷米产业的重要标准,对促进稷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深化标准实施,加强标准宣传,提高标准质量,为我国稷米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