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苍术种植与质量控制新标准,GB/T 45317-2025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国家标准 603
《GB/T 45317-2025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解读聚焦北苍术种植与质量控制新标准,详细阐述种植技术、质量检测、环境要求等关键环节,旨在提升北苍术种植品质,保障药材安全有效。

随着我国中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道地药材的生产与质量控制问题日益凸显,GB/T 45317-2025《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的正式颁布,为道地药材的生产提供了权威的技术指导,尤其是对北苍术的种植与质量控制提出了明确的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规程,旨在为北苍术的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北苍术种植与质量控制新标准,GB/T 45317-2025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北苍术种植与质量控制新标准,GB/T 45317-2025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2,技术规范,技术规程,第1张

GB/T 45317-2025《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道地药材生产的技术规范,其目的是规范道地药材的生产流程,提升药材品质,确保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该规程全面涵盖了道地药材的产地环境、种植技术、采收加工、质量检测等多个方面,对北苍术的种植与质量控制提出了具体而细致的要求。

北苍术种植技术

产地环境

北苍术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适宜选择海拔300-1500米、年均气温10-20℃、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的山区,土壤方面,应以排水良好、肥沃、pH值在5.5-7.0之间的砂质壤土为佳。

处理

北苍术在播种前需进行一系列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具体操作如下:

  1. 消毒:将种子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 浸泡:将消毒后的种子用25℃的温水浸泡24小时。
  3. 催芽:将浸泡后的种子置于25℃的恒温箱中催芽,待种子露白后即可进行播种。

播种

北苍术的播种方式有条播和撒播两种,最佳播种时间为春季,播种量为每亩150-200公斤,覆土厚度应保持在2-3厘米,并保持土壤湿润。

田间管理

  1. 施肥:在北苍术生长期间,需施足底肥,追肥应以氮、磷、钾肥为主,每年施肥2-3次。
  2. 浇水:根据土壤湿度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 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与北苍术竞争养分。
  4.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

北苍术质量控制

采收

北苍术的最佳采收时间为秋季,此时药材品质最佳,采收时,应选用直径1.5-3厘米的根茎,去除杂质,然后进行晒干或烘干处理。

质量检测

北苍术的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外观、水分、灰分、重金属含量等指标,具体要求如下:

  1. 外观:北苍术呈不规则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有纵皱纹,断面黄白色,气味浓烈。
  2. 水分:北苍术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0%以下。
  3. 灰分:北苍术灰分含量应控制在5%以下。
  4. 重金属含量:北苍术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GB/T 45317-2025《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为北苍术的种植与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遵循该规程,有助于提高北苍术药材质量,保障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北苍术种植者应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种植技术水平,为我国中医药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