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3528.4-2025标准解析,低聚异麦芽糖质量规范全面升级

国家标准 604
GB/T 23528.4-2025是关于低聚异麦芽糖质量标准的最新规范,对低聚异麦芽糖的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新标准对生产、检测、包装等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助于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蓬勃发展,对食品添加剂的品质要求日益提升,低聚糖,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食品添加剂,凭借其改善食品口感、提升食品营养价值等特性,在食品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GB/T 23528.4-2025,作为我国低聚糖质量标准的最新规范,对低聚异麦芽糖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详尽的规定,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便读者全面了解低聚异麦芽糖的质量要求。

GB/T 23528.4-2025标准解析,低聚异麦芽糖质量规范全面升级,GB/T 23528.4-2025标准解析,低聚异麦芽糖质量规范全面升级,2,试验方法,质量标准,第1张

GB/T 23528.4-2025标准概述

GB/T 23528.4-2025是《低聚糖》系列标准的一部分,主要涉及低聚异麦芽糖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内容,该标准适用于以淀粉为主要原料,通过酶法或化学法生产的低聚异麦芽糖。

低聚异麦芽糖的质量要求

感官要求

低聚异麦芽糖应呈现白色或类白色粉末状,无异味,无杂质,在感官评价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 色泽:无色或淡,不得有颜色;
  2. 滋味:无异味,口感略甜;
  3. 气味:无异味,具有特有的甜香味。

理化指标

  1. 水分:≤8.0%;
  2. 蛋白质:≤0.5%;
  3. 重金属: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
  4. 砷:≤0.5mg/kg;
  5. 铅:≤1.0mg/kg;
  6. B1:≤5μg/kg;
  7. 糖度:≥90%。

微生物指标

  1. 菌落总数:≤1000cfu/g;
  2. 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3. 致病菌:不得检出。

试验方法

GB/T 23528.4-2025规定了低聚异麦芽糖的各项试验方法,包括水分测定、蛋白质测定、重金属测定、砷测定、铅测定、B1测定、糖度测定、菌落总数测定、大肠菌群测定和致病菌测定等。

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低聚异麦芽糖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1. 出厂检验:每批产品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包括感官要求、水分、蛋白质、重金属、砷、铅、B1、糖度、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
  2. 型式检验: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检验项目同出厂检验。

检验结果判定

  1. 出厂检验:所有检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判定为合格。
  2. 型式检验:所有检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判定为合格。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标志

低聚异麦芽糖包装上应标明以下内容:

  1. 产品名称;
  2. 生产日期;
  3. 保质期;
  4. 净含量;
  5. 生产厂名、厂址;
  6. 执行标准。

包装

低聚异麦芽糖应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应密封良好,防止污染。

运输和储存

低聚异麦芽糖应避免光直射、高温、潮湿和有害气体,储存温度应控制在10℃~25℃之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75%之间。

GB/T 23528.4-2025对低聚异麦芽糖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消费者在购买低聚异麦芽糖时,也应关注产品质量,选择符合标准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