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613-2009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引领绿色发展的新里程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禽养殖业在保障国家食品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畜禽养殖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污染物排放对周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保障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我国于2009年颁布了《DB44/613-2009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本文将从《标准》的背景、内容、实施效果及面临的等方面进行探讨。
背景
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污染物排放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品种日益丰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污染物排放问题也日益突出,对周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环保法规滞后,污染物排放标准不完善
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对滞后,缺乏针对不同养殖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地区差异化的排放标准,现有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到位、执法不严等问题。
绿色发展理念提出,对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提出更高要求
为推动绿色发展,我国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银山”的理念,对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提出了更高要求。
《DB44/613-2009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畜禽养殖场的污染物排放管理。
-
排放标准:根据养殖类型、规模、地区差异,规定了畜禽养殖场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限值。
-
监测方法:规定了污染物排放监测的方法和指标。
-
管理要求:明确了畜禽养殖场污染物排放的申报、审批、等要求。
实施效果
规范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提高了环保意识
《标准》的实施,使畜禽养殖企业对污染物排放有了明确的认识,提高了环保意识,有利于推动畜禽养殖业绿色发展。
促进了环保技术创新,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标准》的实施,推动了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了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物排放。
保障了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提高了生活质量
《标准》的实施,有效控制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保障了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提高了生活质量。
面临的
标准实施力度不足,不到位
部分地区对《标准》实施力度不足,不到位,导致部分畜禽养殖企业污染物排放超标。
标准更新滞后,难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部分标准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及时更新。
养殖户环保意识薄弱,难以自觉遵守标准
部分养殖户环保意识薄弱,难以自觉遵守《标准》。
建议
加强标准宣传和培训,提高养殖户环保意识
加大对《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养殖户环保意识,使其自觉遵守标准。
完善机制,确保标准有效实施
建立健全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机制,加强对养殖企业的,确保标准有效实施。
加快标准更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根据畜禽养殖业发展需求,及时更新《标准》,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推动环保技术创新,降低污染物排放
鼓励和支持环保技术创新,推广先进环保技术,降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
《DB44/613-2009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畜禽养殖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标准,加强,推动畜禽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