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传统与现代,DB41/T 2548-2023 信毛尖茶手工炒制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1
《DB41/T 2548-2023 信毛尖茶手工炒制技术规程解读》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标准,详细阐述了信毛尖茶手工炒制流程,旨在传承与创新,确保茶叶品质。

信毛尖,作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凭借其独特的品质与风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近年来,随着茶叶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消费者对品质的日益追求,信毛尖茶的手工炒制技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为了规范信毛尖茶的手工炒制流程,提升茶叶品质,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23年正式发布了DB41/T 2548-2023《信毛尖茶手工炒制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探讨传统技艺与现代标准的完美融合。

融合传统与现代,DB41/T 2548-2023 信毛尖茶手工炒制技术规程深度解读,融合传统与现代,DB41/T 2548-2023 信毛尖茶手工炒制技术规程深度解读,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DB41/T 2548-2023《信毛尖茶手工炒制技术规程》全面规定了信毛尖茶手工炒制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工艺流程、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内容,该规程的出台旨在确保信毛尖茶的品质稳定,提升消费者对信毛尖茶的认可度。

原料要求

  1. 茶树品种:信毛尖茶选用信地区特有的茶树品种,如信毛尖群体种、信毛尖无性系等。
  2. 茶叶采摘:采摘应在晴天进行,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要求芽头饱满、叶片完整、无病虫害。
  3. 茶叶处理:采摘后的茶叶要及时摊放,避免发热、发黄、变质。

工艺流程

  1. 初炒:将摊放后的茶叶进行初炒,炒至茶叶变软、颜色由绿变黄,时间约为10-15分钟。
  2. 复炒:将初炒后的茶叶进行复炒,炒至茶叶呈条索状,色泽翠绿,时间约为15-20分钟。
  3. 揉捻:将复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过程中要求力度适中,使茶叶成条索状,时间约为10-15分钟。
  4. 干燥: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干燥,炒至茶叶干燥、香气浓郁,时间约为20-30分钟。
  5. 精选:将干燥后的茶叶进行精选,去除杂质,确保茶叶品质。

质量要求

  1. 外观:信毛尖茶呈条索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滋味鲜爽。
  2. 汤色:茶汤呈黄绿色,清澈明亮。
  3. 滋味:茶汤滋味鲜爽,回甘持久。
  4. 叶底:叶底嫩绿,叶质厚实。

检验方法

  1. 外观检验:观察茶叶的外观特征,如条索、色泽、香气等。
  2. 汤色检验:将茶叶放入茶杯中,加入沸水,观察茶汤的颜色。
  3. 滋味检验:品尝茶汤的滋味,判断其鲜爽程度。
  4. 叶底检验:观察叶底的色泽、厚度等特征。

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

  1. 包装:信毛尖茶应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茶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品质。
  2. 标签:包装盒上应标注茶叶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等。
  3.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光直射、潮湿、剧烈震动等,确保茶叶品质。
  4. 储存:信毛尖茶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变质。

DB41/T 2548-2023《信毛尖茶手工炒制技术规程》的发布,标志着信毛尖茶手工炒制技术得到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提升,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标准,有助于提高信毛尖茶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这为茶叶生产者、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权威的参考依据,共同推动信毛尖茶产业的繁荣发展。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