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406-2018标准下水产品除草剂残留检测技术解析

团体标准 601
本标准解析针对水产品中三嗪类、酰胺类、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残留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文章探讨了该技术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为相关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药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尤其是在水产养殖领域,除草剂的应用尤为广泛,除草剂残留问题始终是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焦点,为了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我国正式颁布了DB37/T 3406-2018《水产品中三嗪类、酰胺类、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标准,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标准,并探讨气相色谱-质谱法在水产品中除草剂残留量测定的重要应用。

DB37/T 3406-2018标准下水产品除草剂残留检测技术解析,DB37/T 3406-2018标准下水产品除草剂残留检测技术解析,2,现代化,食品安全,第1张

DB37/T 3406-2018标准概述

DB37/T 3406-2018是我国针对水产品中三嗪类、酰胺类、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残留量测定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水产品中上述三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涵盖了样品前处理、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及数据处理等关键环节。

气相色谱-质谱法原理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是一种高效、灵敏、准确的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药品等领域,其基本原理是将样品中的待测物质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离,然后进入质谱仪进行检测,通过分析质谱数据,可以实现对待测物质的定性和定量。

水产品中除草剂残留量测定的具体步骤

样品前处理

  1. 样品采集:按照DB37/T 3406-2018标准要求,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产品样品。
  2. 样品制备:对采集到的水产品样品进行预处理,包括均质化、提取和净化等步骤。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

  1. 仪器条件:根据DB37/T 3406-2018标准要求,选择合适的气相色谱-质谱仪,并设置合适的检测条件,如柱温、流速、检测器灵敏度等。
  2.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标准品浓度,绘制标准曲线,用于样品中待测物质的定量。
  3. 样品检测:将处理好的样品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检测。

数据处理

根据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到的数据,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待测物质的残留量。

气相色谱-质谱法在水产品中除草剂残留量测定的优势

  1. 高灵敏度:气相色谱-质谱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到极低浓度的除草剂残留。
  2. 高选择性: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分离和检测多种除草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3. 准确度高:气相色谱-质谱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检测结果可靠。
  4. 应用范围广: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多种水产品中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

DB37/T 3406-2018标准为水产品中三嗪类、酰胺类、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气相色谱-质谱法作为一种高效、灵敏、准确的检测技术,在水产品中除草剂残留量测定中具有显著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