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449-2009 出口菜用大豆操作指南,食品安全与品质提升标准

团体标准 602
《DB37/T 1449-2009 良好农业规范出口菜用大豆操作指南》旨在保障食品安全,提升出口菜用大豆品质,通过规范种植、加工等环节,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增强我国出口菜用大豆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农产品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出口贸易在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确保出口菜用大豆的品质,维护食品安全,我国颁布了《DB37/T 1449-2009 良好农业规范出口菜用大豆操作指南》,本文将围绕该指南,深入探讨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及其深远意义。

DB37/T 1449-2009 出口菜用大豆操作指南,食品安全与品质提升标准,DB37/T 1449-2009 出口菜用大豆操作指南,食品安全与品质提升标准,2,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标准,第1张

《DB37/T 1449-2009 良好农业规范出口菜用大豆操作指南》是我国专门针对出口菜用大豆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制定的一系列农业规范,该指南的制定旨在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提升出口菜用大豆的品质,减少农药残留,确保食品安全,进而增强我国大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操作指南的主要内容

生产环节

  1. 种植基地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排水优良、交通便利的基地,为大豆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2.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抗虫、适应性强的优质大豆品种。
  3. 施肥管理:遵循科学施肥原则,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避免过量施肥。
  4. 病虫害防治: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
  5. 田间管理:适时进行灌溉、除草、培土,确保大豆生长健康。

加工环节

  1. 原料选择:选用符合出口标准的大豆原料。
  2. 加工工艺:严格按照加工工艺流程,确保大豆加工质量。
  3. 包装标准:使用符合出口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大豆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

运输环节

  1. 运输工具:选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运输工具,避免污染。
  2. 运输条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大豆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害。
  3. 运输时间: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减少大豆在途中的损耗。

操作指南的意义

  1. 提升出口菜用大豆品质:通过规范操作,降低农药残留,提高大豆品质,满足市场对食品安全的高要求。
  2. 保障食品安全:严格执行操作指南,确保出口菜用大豆在种植、加工、运输等环节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 增强我国大豆竞争力:通过提高出口菜用大豆品质,提升我国大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4.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遵循操作指南,推广绿色、环保的种植模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DB37/T 1449-2009 良好农业规范出口菜用大豆操作指南》对于我国出口菜用大豆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未来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认真执行该指南,不断提升出口菜用大豆的品质,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