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13-2004,冻海水鱼片标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团体标准 601
《DB37/T 413-2004 冻海水鱼片》标准规范了冻海水鱼片的加工、包装、储存等环节,助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

随着我国渔业资源的日益丰富和生产技术的持续提升,海水鱼类的加工与销售已逐渐演变为渔业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冻海水鱼片,以其便捷、高效、营养的特性,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喜爱,为了规范冻海水鱼片的加工、包装、运输及储存流程,我国正式颁布了DB37/T 413-2004《冻海水鱼片》标准,本文将深入探讨该标准的制定背景、核心内容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

DB37/T 413-2004,冻海水鱼片标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DB37/T 413-2004,冻海水鱼片标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食品安全,技术规范,第1张

DB37/T 413-2004标准的制定背景

制定原因:

  1.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日益严格,冻海水鱼片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2. 质量问题凸显:部分地区冻海水鱼片生产不规范,质量问题频发,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影响了行业形象。
  3. 标准缺失:行业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的有序竞争。

我国制定了DB37/T 413-2004《冻海水鱼片》标准,旨在规范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DB37/T 413-2004标准的主要内容

  1. 适用范围:本标准涵盖了冻海水鱼片的原料、加工、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要求。
  2. 技术要求:包括原料标准、加工工艺、产品形态、质量指标、包装规范、运输与储存条件等。
  3. 检验方法:明确了冻海水鱼片的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方法。
  4. 标签、标志与包装:规定了冻海水鱼片的标签、标志和包装的具体要求。
  5. 运输与储存:明确了冻海水鱼片的运输和储存条件,确保产品质量。

DB37/T 413-2004标准的实施效果

实施成效:

  1. 质量提升:标准实施后,冻海水鱼片的原料、加工、包装、运输和储存等环节均得到规范,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2. 权益保障:消费者购买冻海水鱼片的信心增强,食品安全风险降低。
  3. 行业健康发展:行业竞争环境更加公平,有利于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 自律意识增强:企业对冻海水鱼片的加工、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重视程度提高,自律意识得到加强。

DB37/T 413-2004《冻海水鱼片》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于规范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我们将继续加强标准的宣传与推广,提升行业自律意识,为我国冻海水鱼片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