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114-2020标准解读,甜荞麦米加工技术规程全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DB14/T 2114-2020标准,详细阐述了甜荞麦米加工技术规程,包括原料选择、清洗、浸泡、磨浆、煮浆、冷却、成型、烘烤等环节,旨在提高甜荞麦米加工质量和效率。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飞速进步,荞麦这一营养价值丰富、药用价值显著的粮食作物,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在众多荞麦品种中,甜荞麦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脱颖而出,甜荞麦米的加工技术研究和推广,对于提升其品质和产量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深入解读DB14/T 2114-2020标准——《甜荞麦米加工技术规程》,为甜荞麦米加工企业带来切实的技术指导。
DB14/T 2114-2020标准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旨在规范甜荞麦米的加工流程,提升产品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该标准涵盖了甜荞麦米的原料选择、加工工艺、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包装、标识、运输和储存等多个方面。
原料要求
- 甜荞麦品种:应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甜荞麦品种。
- 甜荞麦原料:要求籽粒饱满、无病虫害、无霉变、无杂质。
- 甜荞麦原料水分: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3%至15%之间。
加工工艺
- 去皮:对甜荞麦原料进行去皮处理,去除杂质和皮层。
- 清洗:清洗去皮后的甜荞麦,去除泥沙等杂质。
- 脱水:对清洗后的甜荞麦进行脱水处理,使水分含量达到规定要求。
- 精磨:将脱水后的甜荞麦进行精磨,制成符合要求的荞麦米。
- 过筛:对精磨后的荞麦米进行过筛,去除细粉和杂质。
- 包装:对符合要求的荞麦米进行包装,确保产品安全、卫生。
质量要求
- 外观:荞麦米色泽呈黄白色,粒形饱满,无杂质。
- 水分: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3%至15%之间。
- 粉碎度:粉碎度应控制在30%以下。
- 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11%。
- 脂肪含量:脂肪含量应不低于1.5%。
检验方法
- 外观检验:通过肉眼观察荞麦米的外观,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水分测定:采用烘箱法测定荞麦米的水分含量。
- 粉碎度测定:采用筛分法测定荞麦米的粉碎度。
- 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荞麦米的蛋白质含量。
- 脂肪含量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荞麦米的脂肪含量。
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 包装: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安全、卫生。
- 标志: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批号、规格、净含量等。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光直射、潮湿、污染等,确保产品品质。
- 储存:储存于干燥、通风、阴凉处,避免受潮、受热、污染等。
DB14/T 2114-2020标准为甜荞麦米加工企业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产品品质和产量,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安全、卫生,满足消费者需求,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甜荞麦米加工企业的监管,推动我国甜荞麦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