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516-2017标准下犬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法应用研究
本文探讨了基于DB64/T 1516-2017标准的肉及肉制品中犬源性成分定性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的应用,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实时荧光PCR法在肉及肉制品中犬源性成分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亦日益增强,肉类及其制品作为国民饮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安全,近年来,肉及肉制品中犬源性成分的掺杂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威胁了食品安全,为此,我国正式颁布了DB64/T 1516-2017《肉及肉制品中犬源性成分定性检测方法》标准,其中实时荧光PCR技术被广泛用于犬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本文将深入探讨实时荧光PCR技术在肉及肉制品中犬源性成分定性检测中的应用。
实时荧光PCR法的原理及优势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通过实时监测PCR反应过程中荧光信号的强度,实现对靶标DNA或RNA的定量分析,实时荧光PCR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 灵敏度高:该技术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目标DNA或RNA,满足肉及肉制品中犬源性成分的精准检测需求。
- 特异性强:实时荧光PCR技术具有高度特异性,能够有效区分犬源性成分与其他动物源性成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操作简便:该技术操作简便快捷,适合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 自动化程度高:实时荧光PCR技术可以实现检测过程的自动化,提高检测效率。
实时荧光PCR法在肉及肉制品中犬源性成分定性检测中的应用
样品处理
在检测肉及肉制品中犬源性成分之前,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 样品制备:将肉及肉制品样品进行均质化处理,以提取其中的DNA。
- DNA提取:采用化学或酶法提取样品中的DNA。
- DNA纯化:对提取的DNA进行纯化,去除杂质。
实时荧光PCR检测
将纯化后的DNA作为模板,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进行犬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具体操作如下:
- 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针对犬源性成分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PCR反应: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模板DNA、引物、探针、dNTPs、Taq酶等,进行PCR扩增。
- 实时荧光检测:在PCR反应过程中,实时监测荧光信号的强度,根据荧光信号的变化判断目标DNA的存在。
结果分析
根据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可以判断肉及肉制品中是否含有犬源性成分,当荧光信号达到预设阈值时,表示样品中含有犬源性成分;反之,则表示样品中不含有犬源性成分。
实时荧光PCR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灵敏、特异的检测技术,在肉及肉制品中犬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DB64/T 1516-2017标准,实时荧光PCR技术能够有效保障肉及肉制品的质量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放心的食品,随着实时荧光PCR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肉及肉制品中犬源性成分检测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