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5/T 60-2024标准深度解析,屏山炒青茶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全解读
DB5115/T 60-2024标准对屏山炒青茶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进行详细规定,涵盖产地、加工工艺、感官要求等方面,确保屏山炒青茶品质,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地理标志产品在确保茶叶品质、提升品牌价值方面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屏山炒青茶,作为四川省屏山县的特产,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和醇厚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进一步规范屏山炒青茶的生产与销售,保障消费者权益,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DB5115/T 60-2024《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屏山炒青茶》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详细解读,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屏山炒青茶的质量要求。
DB5115/T 60-2024《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屏山炒青茶》标准对屏山炒青茶的产地环境、品种、栽培管理、加工工艺、感官评价、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适用于屏山炒青茶的生产、加工、检验和销售全过程。
产地环境要求
屏山炒青茶的产地环境要求严格,具体如下:
- 地理坐标:东经103°15′~104°30′,北纬28°30′~29°15′。
- 海拔:300~1500米。
- 气候:属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 土壤:以黄壤、黄棕壤为主,pH值5.5~6.5。
- 水源: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品种要求
屏山炒青茶选用当地特有的茶树品种,如屏山种、福鼎大白茶等,具体要求如下:
- 茶树品种:屏山种、福鼎大白茶等。
- 茶树生长年限:5年以上。
- 茶树密度:每亩1500~2000株。
栽培管理要求
屏山炒青茶的栽培管理要求包括:
- 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合理施肥。
- 水分管理:根据茶树生长需要,适时灌溉。
-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 修剪:根据茶树生长情况,适时修剪。
加工工艺要求
屏山炒青茶的加工工艺要求如下:
- 萎凋:采用自然萎凋或人工萎凋,萎凋程度适中。
- 炒青:采用手工炒青或机械炒青,炒青时间适中。
- 揉捻:采用手工揉捻或机械揉捻,揉捻程度适中。
- 烘干:采用低温烘干,烘干程度适中。
感官要求
屏山炒青茶的感官要求如下:
-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翠绿。
- 汤色:清澈明亮,呈黄绿色。
- 香气:香气清新,具有独特的炒青香气。
- 滋味:滋味鲜爽,回甘持久。
- 叶底:叶底嫩绿,匀整。
理化指标要求
屏山炒青茶的理化指标要求如下:
- 水分:≤7.0%。
- 总灰分:≥6.0%。
- 水溶性灰分:≥4.0%。
- 氨基酸总量:≥2.0%。
- 矿物质含量:≥15.0%。
卫生指标要求
屏山炒青茶的卫生指标要求如下:
- 重金属:符合GB2762《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的要求。
- 毒素:符合GB2763《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的要求。
- 微生物:符合GB2763《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的要求。
DB5115/T 60-2024《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屏山炒青茶》标准对屏山炒青茶的生产、加工、检验和销售提出了严格的质量要求,消费者在购买屏山炒青茶时,可参照该标准,确保购买到品质优良的茶叶,该标准也为屏山炒青茶的生产者提供了规范的生产指导,有助于提升屏山炒青茶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