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DB52/T 639-2024,贵州红茶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DB52/T 639-2024》为贵州红茶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程,详细规定了贵州红茶的加工工艺、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规程从原料选择、加工流程、品质鉴定等方面进行规范,旨在提升贵州红茶的品质和竞争力。
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红茶作为我国历史悠久、享誉世界的名茶之一,愈发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众多红茶品种中,贵州红茶作为我国红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地理标志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更好地规范贵州红茶的加工技术,提升产品质量,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了DB52/T 639-2024《贵州红茶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贵州红茶的生产、加工与销售提供有益的参考。
DB52/T 639-2024《贵州红茶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程》对贵州红茶工夫红茶的加工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该规程适用于贵州省境内生产的工夫红茶,旨在确保贵州红茶的品质与口感达到一流水平。
加工技术要求
原料要求
(1)茶树品种:选用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大叶种、中叶种等茶树品种。
(2)采摘标准: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嫩芽为原料,保证原料的新鲜与优质。
(3)鲜叶质量:鲜叶应新鲜、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确保原料的纯净度。
加工工艺
(1)萎凋:将鲜叶摊放在萎凋架上,控制温度和湿度,使鲜叶失水率达到20%左右,为后续工序做好准备。
(2)揉捻:将萎凋后的鲜叶进行揉捻,使茶叶成条状,揉捻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提高茶叶的色泽和香气。
(3)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摊放在发酵架上,控制温度和湿度,使茶叶发酵至红变,形成独特的贵州红茶风味。
(4)干燥:将发酵后的茶叶进行干燥,控制温度和湿度,使茶叶水分含量达到7%左右,保证茶叶的品质与口感。
质量要求
(1)外形: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匀长。
(2)香气:香气鲜爽,具有独特的贵州红茶香气。
(3)滋味:滋味醇厚,回味悠长。
(4)汤色:汤色红,清澈明亮。
试验方法
- 外形、香气、滋味、汤色等感官评价方法。
- 茶叶水分含量测定方法。
- 茶叶总灰分测定方法。
- 茶叶酸碱度测定方法。
检验规则
- 检验分类: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 检验项目:包括外形、香气、滋味、汤色、水分含量、总灰分、酸碱度等。
- 检验方法:按照规程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 判定规则:按照规程中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判定。
DB52/T 639-2024《贵州红茶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发布,为贵州红茶的加工提供了规范化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贵州红茶的品质与口感,增强市场竞争力,该规程的推广实施,也将为贵州红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希望广大茶农、茶企和消费者能够认真学习并遵守该规程,共同推动贵州红茶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