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DB35/2160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引领绿色养殖新时代
《DB35/2160-2023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发布,旨在推动绿色水产养殖发展,标志着我国水产养殖环保工作迈上新台阶,该标准从尾水排放水质、排放方式等方面提出要求,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水产养殖尾水排放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规范水产养殖尾水排放,保障水环境安全,推动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35/2160-2023《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本文将围绕这一标准展开深入探讨,分析其对水产养殖业的深远影响。
DB35/2160-2023《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概述
DB35/2160-2023《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水产养殖尾水排放的地方标准,自2023年起正式实施,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水产养殖尾水的排放要求、监测方法、处理技术等内容,旨在从源头上遏制水产养殖尾水污染,切实保护水环境。
DB35/2160-2023《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的主要内容
排放要求
该标准对水产养殖尾水的排放提出了严格的限制,具体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总氮等,具体要求如下:
- 化学需氧量(COD)≤50mg/L;
- 氨氮≤10mg/L;
- 总磷≤0.5mg/L;
- 总氮≤15mg/L。
监测方法
标准规定了水产养殖尾水排放监测的方法,包括采样、样品处理、分析等环节,监测指标包括COD、氨氮、总磷、总氮等。
处理技术
标准对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提出了要求,鼓励采用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尾水达标排放。
DB35/2160-2023《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的影响
保障水环境安全
该标准对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提出了严格的限制,有助于降低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污染,保障水环境安全。
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标准要求水产养殖企业加强尾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推动水产养殖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提高养殖效益
通过实施DB35/2160-2023标准,水产养殖企业可以降低污染风险,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养殖户收入。
推动产业升级
标准实施将推动水产养殖业产业链的升级,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如环保设备制造、环保技术服务等。
DB35/2160-2023《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标准将有助于降低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污染,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水环境安全作出贡献,标准实施也将推动水产养殖业产业链的升级,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