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丛根病田间抗性鉴定规程DB15/T 2920-2023解读及实践应用
《DB15/T 2920-2023 甜菜丛根病田间抗性鉴定方法规程》解读与应用,详细介绍了甜菜丛根病田间抗性鉴定的标准方法,旨在提高甜菜种植的抗病性,保障甜菜产业健康发展,规程涵盖病害症状观察、抗性评价及数据分析等方面,为种植者、科研人员提供指导。
甜菜丛根病(Sclerotinia rot),作为一种严重威胁甜菜产量的病害,在我国甜菜主产区广泛蔓延,为了有效防治此病,提升甜菜产量与品质,我国正式发布了DB15/T 2920-2023《甜菜丛根病田间抗性鉴定方法规程》,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详细解读,旨在为甜菜种植者、农业科研工作者及相关部门提供有益参考。
DB15/T 2920-2023规程详细阐述了甜菜丛根病田间抗性鉴定的方法、步骤以及评价指标,适用于甜菜品种的抗性鉴定,该规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
鉴定方法:采用人工接种法,将病原菌接种于甜菜幼苗,观察病情发展,以此评价品种的抗性。
-
鉴定步骤:包括试验设计、接种、观察记录、病情调查、抗性评价等环节。
-
评价指标:通过病情指数、病情指数增长率等指标,对甜菜品种的抗性进行评估。
规程解读
试验设计
- 试验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甜菜种植区域,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 试验材料:选用包括高感、中感、中抗、高抗等不同抗病性类型的甜菜品种。
- 试验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和接种期。
接种
- 病原菌:选用当地优势病原菌,确保接种效果。
- 接种方法:采用人工接种法,将病原菌接种于甜菜幼苗的根茎部位。
观察记录
- 观察指标:包括病情指数、病情指数增长率等。
- 观察时间:接种后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并记录病情发展情况。
病情调查
- 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对试验田块进行病情调查。
- 调查指标:包括病情指数、病情指数增长率等。
抗性评价
- 评价方法:根据病情指数、病情指数增长率等指标,对甜菜品种的抗性进行评价。
- 评价标准:根据抗性评价结果,将甜菜品种分为高感、中感、中抗、高抗等类型。
规程应用
- 甜菜品种选育:依据规程进行田间抗性鉴定,筛选出抗病性强的品种,为甜菜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 甜菜种植管理:根据规程进行抗性鉴定,指导农民合理选择种植品种,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 甜菜病害防治:依据规程进行田间抗性鉴定,为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DB15/T 2920-2023《甜菜丛根病田间抗性鉴定方法规程》为甜菜丛根病的防治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通过规程的应用,我们有望提高甜菜产量和品质,促进我国甜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程,为甜菜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