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病虫害农药减量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1
本规程针对春小麦主要病虫草害,提供农药减施防控技术,解读其应用方法,通过科学施肥、合理用药,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保障春小麦产量与品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春小麦作为我国北方至关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与品质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春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时常遭受病虫害及杂草的侵扰,这不仅影响了产量,也降低了品质,为了降低农药使用量,提升春小麦的生产效益,我国制定了《春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农药减施防控技术规程》(DB15/T 3038-2023),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春小麦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春小麦病虫害农药减量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春小麦病虫害农药减量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春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农药减施防控技术规程》(DB15/T 3038-2023)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降低农药使用量,减轻环境污染,从而提升春小麦的产量与品质,该规程主要针对春小麦的主要病虫害及杂草,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技术要求。

主要病虫草害及防控技术

病害

  1. 小麦锈病:通过轮作、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等农业措施,并结合使用三唑类、苯醚甲环唑等农药进行防治。
  2. 小麦叶锈病: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并使用三唑类、多菌灵等农药进行防治。

虫害

  1. 小麦蚜虫:采用黄板诱杀、生物防治等物理和生物方法,同时配合使用吡虫啉、啶虫脒等农药进行防治。
  2. 小麦吸浆虫:通过轮作、深耕灭虫、选择抗虫品种等农业措施,并使用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农药进行防治。

草害

  1. 禾本科杂草:通过轮作、选择抗草品种、合理施肥等农业措施,并配合使用苯氧基乙酸类、吡唑类等农药进行防治。
  2. 阔叶杂草:同样采用轮作、选择抗草品种、合理施肥等农业措施,并使用苯氧基乙酸类、吡唑类等农药进行防治。

农药减施防控技术

  1.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在防治病虫害时,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优化施药技术:合理选择施药时间、方法和剂量,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
  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减少农药使用。
  4. 综合防治:结合农业、物理、生物等多种防治方法,形成防控体系,提高防治效果。

《春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农药减施防控技术规程》(DB15/T 3038-2023)为我国春小麦生产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防控技术指导,通过实施该规程,有助于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提高春小麦产量与品质,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灵活运用规程中的技术措施,确保春小麦生产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