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食品追溯新规范,DB31/T 310024.2-2024 解读与展望

团体标准 601
《DB31/T 310024.2-2024》解读,标志着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数据元规范迈入新阶段,该规范旨在提升食品追溯效率,保障食品安全,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增长,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保障民众的饮食安全,提升食品与食用农产品的品质,我国长三角地区正积极推进食品与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在此背景下,DB31/T 310024.2-2024《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 第2部分:数据元》标准应运而生,为长三角地区的追溯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以期为广大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长三角地区食品追溯新规范,DB31/T 310024.2-2024 解读与展望,长三角地区食品追溯新规范,DB31/T 310024.2-2024 解读与展望,2,食品安全,质量检测,第1张

标准背景

DB31/T 310024.2-2024标准是在我国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结合长三角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该标准旨在规范长三角地区食品与食用农产品追溯数据元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应用,提升追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共享能力,确保食品与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标准主要内容

数据元定义

DB31/T 310024.2-2024标准对数据元进行了详细定义,包括数据元名称、数据元代码、数据元类型、数据元长度、数据元值域等,这些定义有助于保证追溯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数据元分类

标准将数据元分为以下几类:

(1)基本类:包括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等基本信息。

(2)产品类:包括产品名称、品种、规格、等级、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3)质量检测类: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指标、检测结果等。

(4)流通类:包括流通环节、流通时间、流通地点等。

(5)追溯类:包括追溯码、追溯路径、追溯时间等。

数据元采集与传输

标准对数据元的采集和传输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数据采集方式、数据传输格式、数据传输安全等,以确保追溯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数据元存储与应用

标准对数据元的存储和应用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数据存储格式、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查询与统计等,以提高追溯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实用性。

标准实施与推广

(1)加强宣传培训

各相关部门应加大标准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从业者的认知度和执行力,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确保标准得到有效实施。

(2)完善追溯体系

各相关企业应按照标准要求,完善食品与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确保追溯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推动互联互通

长三角地区应加强追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追溯效率。

(4)评估与改进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与食用农产品追溯工作的评估,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定期对追溯体系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DB31/T 310024.2-2024《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 第2部分:数据元》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为长三角地区食品与食用农产品追溯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加强标准实施与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食品与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广大民众的饮食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