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运载工具消毒技术规范DB12/T 451-2024深度解读及实践应用
《DB12/T 451-2024畜禽运载工具消毒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详细解读了畜禽运载工具消毒技术规范,旨在提高消毒效果,保障畜禽运输安全,规范包括消毒剂选择、消毒方法、消毒频率等内容,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操作指南。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畜禽运输环节的生物安全风险逐渐显现,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确保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正式颁布了DB12/T 451-2024《畜禽运载工具消毒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规范》的要点,并探讨其在畜禽运输环节中的应用价值。
DB12/T 451-2024《畜禽运载工具消毒技术规范》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畜禽运载工具消毒的技术标准,该《规范》旨在规范畜禽运载工具的消毒作业,提升运输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水平,由市畜牧兽医局提出,市畜牧兽医研究所负责起草,该《规范》于2024年正式实施。
《规范》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规范》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从事畜禽运输的运载工具,涵盖货车、火车、船舶、飞机等多种类型。
消毒原则
-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在畜禽运输过程中,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结合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消毒手段,综合防控疫病传播。
- 全面消毒,不留死角:对畜禽运载工具进行全面消毒,确保消毒彻底,消除疫病传播的潜在隐患。
- 科学合理,经济高效:根据运载工具的材质、用途、污染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方法,实现科学、合理、经济、高效的消毒。
消毒方法
- 物理消毒:包括通风换气、紫外线照射、高温处理等。
- 化学消毒:使用消毒剂进行喷洒、浸泡、擦拭等。
- 生物消毒:使用生物酶、益生菌等生物制剂进行消毒。
消毒剂选择
- 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高效、广谱、低毒、环保等特点。
- 根据畜禽运载工具的材质、污染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 消毒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消毒操作流程
- 准备消毒剂:根据运载工具的材质、污染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按照说明书进行稀释。
- 清洁运载工具:对运载工具进行彻底清洁,清除污物和残留物。
- 消毒: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对运载工具进行全面消毒。
- 干燥:消毒后,确保运载工具干燥,避免残留消毒剂对畜禽造成危害。
- 监测:定期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确保消毒效果达标。
《规范》应用
提高畜禽运输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水平
通过实施《规范》,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疫病传播,保障畜禽运输过程中的生物安全。
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实施《规范》有助于提高畜禽运输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水平,降低疫病风险,为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
通过有效预防和控制疫病传播,降低疫病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促进动物福利
实施《规范》有助于减少畜禽在运输过程中的应激反应,提高动物福利。
DB12/T 451-2024《畜禽运载工具消毒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对于提高畜禽运输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畜禽养殖企业、运输企业等相关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规范》,确保畜禽运输过程中的生物安全,为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