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821-2024标准解读,动物组氯霉素残留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技术详解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1
《DB34/T 821-2024标准解读》详细介绍了动物组织中氯霉素残留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技术,该技术应用于动物产品检测,确保食品安全,对提升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动物源性食品消费量的持续攀升,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氯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在动物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氯霉素在动物体内的残留,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对动物组织中氯霉素残留的检测显得尤为关键,DB34/T 821-2024《动物组织中氯霉素残留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标准的颁布,为动物组织中氯霉素残留的检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南,本文将对此标准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在动物组织中氯霉素残留测定中的应用。

DB34/T 821-2024标准解读,动物组氯霉素残留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技术详解与应用,DB34/T 821-2024标准解读,动物组氯霉素残留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技术详解与应用,2,标准解读,食品安全,第1张

DB34/T 821-2024 标准概览

DB34/T 821-2024《动物组织中氯霉素残留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标准,规定了动物组织中氯霉素残留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各类动物组织,包括肌肉、肝脏、脂肪等,检测范围在0.1~10.0 μg/kg。

酶联免疫吸附法原理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其基本原理如下:将氯霉素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待测样品中的氯霉素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随后,加入酶标记的氯霉素抗体,若待测样品中含有氯霉素,则酶标记的抗体也会与氯霉素结合,形成酶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加入底物后,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颜色变化,通过比色法测定吸光度,从而计算出样品中氯霉素的含量。

酶联免疫吸附法操作步骤

  1. 样品前处理:将待测样品进行组织匀浆,加入适当溶剂,制成待测样品溶液。
  2. 抗体包被:将氯霉素抗体固定在96孔酶标板孔中,室温下孵育过夜。
  3. 洗涤:用洗涤液清洗酶标板,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4. 加入待测样品:将待测样品溶液加入酶标板孔中,室温下孵育一定时间。
  5. 洗涤:用洗涤液清洗酶标板,去除未结合的样品。
  6. 加入酶标记抗体:将酶标记的氯霉素抗体加入酶标板孔中,室温下孵育一定时间。
  7. 洗涤:用洗涤液清洗酶标板,去除未结合的酶标记抗体。
  8. 加入底物:加入底物溶液,室温下孵育一定时间。
  9. 终止反应:加入终止液,终止反应。
  10. 比色:在酶标仪上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氯霉素的含量。

酶联免疫吸附法应用

  1. 监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残留:通过对动物源性食品进行氯霉素残留检测,确保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
  2. 指导动物疾病治疗:在动物疾病治疗过程中,监测氯霉素残留,避免氯霉素残留超标。
  3. 评估抗生素使用情况:通过检测动物组织中氯霉素残留,评估抗生素在动物养殖中的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DB34/T 821-2024《动物组织中氯霉素残留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标准的发布,为动物组织中氯霉素残留的检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酶联免疫吸附法作为一种灵敏、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在动物组织中氯霉素残留测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加强动物组织中氯霉素残留的检测,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消费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