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橄榄蛏蚌池塘养殖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操应用
《DB34/T 4782-2024 橄榄蛏蚌池塘养殖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详细解读了橄榄蛏蚌池塘养殖的规程,包括池塘建设、苗种选择、养殖管理、病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为我国橄榄蛏蚌养殖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橄榄蛏蚌凭借其高品质的特性,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为了规范橄榄蛏蚌的池塘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我国正式发布了DB34/T 4782-2024《橄榄蛏蚌池塘养殖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旨在为橄榄蛏蚌养殖者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DB34/T 4782-2024《橄榄蛏蚌池塘养殖技术规程》是基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橄榄蛏蚌养殖的实践经验,对池塘养殖技术进行系统规范的标准,该规程涵盖了橄榄蛏蚌池塘养殖的选址、设计、放养、管理、病害防治、收获及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
池塘养殖技术规程解读
选址与设计
- 选址:橄榄蛏蚌池塘应选在水源丰富、水质纯净、交通便利、地形开阔、无污染的地点。
- 设计:池塘面积宜在10-30亩之间,水深控制在1.5-2.5米,池底坡度建议为1:2-1:3,池塘应配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确保水流畅通。
放养
- 放养时间:通常在春末夏初进行,水温稳定在15-20℃为佳。
-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每亩可放养橄榄蛏蚌苗种1-1.5万粒。
- 放养方法:采用均匀撒播或条播的方式进行放养。
管理
-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溶解氧含量需在5mg/L以上,定期检测水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饲料管理:以鲜活浮游生物为主,辅以配合饲料,根据橄榄蛏蚌的生长阶段和摄食情况,适时调整饲料种类和投喂量。
- 水温管理:保持水温在15-20℃范围内,避免水温过高或过低对橄榄蛏蚌生长的影响。
病害防治
- 预防为主:加强池塘管理,保持水质良好,减少病原体滋生。
- 治疗:发现病害时,及时采取隔离、消毒、药物治疗等措施。
收获与加工
- 收获时间:橄榄蛏蚌一般养殖3-4个月即可收获。
- 收获方法:采用人工捕捞或机械捕捞。
- 加工:橄榄蛏蚌收获后,应及时进行加工,以保证产品质量。
规程应用
- 提高养殖效益:遵循DB34/T 4782-2024《橄榄蛏蚌池塘养殖技术规程》,有助于提高橄榄蛏蚌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 保障消费者权益:规程的实施有助于保障消费者购买到安全、健康的橄榄蛏蚌产品。
- 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规范养殖技术,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实现橄榄蛏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DB34/T 4782-2024《橄榄蛏蚌池塘养殖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推动我国橄榄蛏蚌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养殖者应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规程,以提高养殖效益,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