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067.2-2015 坡台地苜蓿机械化播种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1
《DB64/T 1067.2-2015 坡台地苜蓿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解析了苜蓿机械化播种技术,详细阐述了适用范围、播种前准备、播种方法及注意事项,为苜蓿种植提供科学指导。

苜蓿,作为我国优质牧草的代表,其丰富的营养价值使其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苜蓿机械化生产技术的规程制定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苜蓿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更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深入解析并应用DB64/T 1067.2-2015《坡台地苜蓿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中的播种技术规范。

DB64/T 1067.2-2015 坡台地苜蓿机械化播种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DB64/T 1067.2-2015 坡台地苜蓿机械化播种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2,技术规程,质量标准,第1张

DB64/T 1067.2-2015 播种技术规程概览

DB64/T 1067.2-2015《坡台地苜蓿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的第2部分主要针对播种技术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机械化作业要求、播种质量标准、播种机具选择以及播种技术操作流程等,该规程的宗旨在于提升苜蓿播种质量,确保苜蓿健康生长,为我国苜蓿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播种技术解析

播种时间

苜蓿的播种时间需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土壤墒情以及品种特性等因素,通常情况下,春季播种的最佳时期为3月至4月,而秋季播种则适宜在8月至9月进行。

播种量

苜蓿的播种量需根据品种、土壤肥力和播种方式等因素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每亩播种量约为1至1.5公斤。

播种深度

苜蓿的播种深度应控制在2至3厘米之间,过深或过浅都可能影响出苗率和生长发育。

播种方式

苜蓿的播种方式主要包括条播、撒播和穴播等,具体选择应根据地形、土壤条件和播种机具等因素。

播种机具选择

播种机具的选择应与当地地形、土壤条件以及播种量等相匹配,常见的播种机具包括条播机、撒播机和穴播机等。

播种技术操作流程

(1)准备播种材料:根据播种量准备苜蓿种子,确保种子质量。

(2)检查播种机具:确保播种机具运行正常,无故障。

(3)设置播种参数: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和播种量等因素,调整播种深度和播种量等参数。

(4)进行播种作业: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播种,确保播种均匀。

(5)播种后管理:及时进行施肥、浇水等管理措施,提高出苗率和生长发育。

播种技术应用

提高播种质量

遵循DB64/T 1067.2-2015播种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升苜蓿播种质量,确保苜蓿健康生长。

提高生产效率

苜蓿机械化播种技术能显著提高播种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苜蓿作为优质牧草,其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DB64/T 1067.2-2015《坡台地苜蓿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播种技术,为苜蓿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实际生产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播种作业,以提升苜蓿生产效率,推动我国苜蓿产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