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986-2024规程解析,双季稻田养鱼技术引领农业绿色发展

团体标准 601
《DB43/T 2986-2024》规程详细阐述了双季稻田养鱼技术,旨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该规程从稻田选择、鱼种选择、养殖管理等方面提供指导,有助于提高稻田产量和渔业效益,实现生态农业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稻田养鱼这一生态农业模式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响应这一趋势,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布了DB43/T 2986-2024《双季稻田养鱼技术规程》,该规程的出台,为我国双季稻田养鱼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升稻田养鱼的生产效益,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程,旨在为我国双季稻田养鱼提供有益的参考。

DB43/T 2986-2024规程解析,双季稻田养鱼技术引领农业绿色发展,DB43/T 2986-2024规程解析,双季稻田养鱼技术引领农业绿色发展,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43/T 2986-2024《双季稻田养鱼技术规程》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制定,旨在规范双季稻田养鱼的生产技术,提升稻田养鱼的产量与品质,助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双季稻田养鱼的生产,涵盖了稻田选择、鱼种放养、饲料投喂、病害防治、收获等各个环节。

稻田选择

(1)稻田应选择水源充沛、水质优良、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排水顺畅的地区。

(2)稻田面积以5-10亩为宜,长宽比例以1:2为佳。

(3)稻田应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鱼类生长。

鱼种放养

(1)鱼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鱼类,如草鱼、鲢鱼、鳙鱼等。

(2)放养密度:根据稻田面积、水质、水温等因素,合理确定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放养草鱼150-200尾,鲢鱼100-150尾,鳙鱼50-100尾。

(3)放养时间:一般选择在水稻移栽后10-15天进行。

饲料投喂

(1)饲料选择:选择营养全面、易于消化的饲料,如颗粒饲料、浮性饲料等。

(2)投喂量:根据鱼种生长阶段、水温、水质等因素,合理确定投喂量,一般每亩日投喂量为0.5-1公斤。

(3)投喂方式:采用定点、定时、定量投喂,确保鱼类充分摄食。

病害防治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稻田生态环境管理,提高稻田水质。

(2)定期检查鱼病,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3)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残留。

收获

(1)收获时间:一般在水稻收割前15-20天进行。

(2)收获方法:采用捕捞、网捕、钩捕等方法。

规程实施意义

  1. 提高稻田养鱼产量和品质:通过规范操作,提高稻田养鱼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2.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稻田养鱼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稻田土壤肥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 保障食品安全:规范操作,减少药物残留,保障食品安全。

DB43/T 2986-2024《双季稻田养鱼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双季稻田养鱼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我们应积极推广该规程,提高稻田养鱼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