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夏播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DB53/T 1235-2024深度解读,推动高效农业发展
《DB53/T 1235-2024 夏播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详解》发布,旨在推动高效农业发展,该规程详细介绍了夏播马铃薯的种植技术,为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其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愈发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规范夏播马铃薯的种植流程,提升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最新发布了《DB53/T 1235-2024 夏播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马铃薯种植者提供科学、实用的栽培指导。
《DB53/T 1235-2024 夏播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农业行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我国南方地区夏播马铃薯的种植,该规程详细阐述了夏播马铃薯从选种、播种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旨在提升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的和谐。
选种与播种
选种
根据规程要求,夏播马铃薯应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在选种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 品种应具备抗病、抗逆性,且适应性广;
- 品种的生育周期应与当地气候条件相匹配;
- 品种的产量与品质应满足当地马铃薯市场的需求。
播种
- 播种时间:夏播马铃薯的播种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
- 播种方法: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播种,播种深度一般为5-10厘米;
- 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一般每亩播种量约为300-400公斤。
田间管理
施肥
- 底肥:播种前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用复合肥50公斤;
- 追肥: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根据植株长势和土壤肥力,适时追肥,一般追施尿素15-20公斤。
浇水
夏播马铃薯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浇水应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进行,避免积水。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可促进土壤通气,提高土壤肥力,一般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中耕除草。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 选用抗病品种;
-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土壤通风透光;
-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农药。
虫害防治
- 选用抗虫品种;
- 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田间杂草;
- 虫害发生时,可选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农药进行防治。
收获与贮藏
收获
夏播马铃薯的收获时间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而定。
贮藏
收获后的马铃薯应进行及时晾晒,降低水分含量,晾晒后,将马铃薯存放在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光直射和高温。
《DB53/T 1235-2024 夏播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夏播马铃薯的种植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技术指导,遵循规程要求,马铃薯种植者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