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759-2018标准深度解析,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识别与分级策略

团体标准 601
DB12/T 759-2018标准解读主要围绕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策略展开研究,该标准详细阐述了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旨在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性能,降低事故风险,研究内容包括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的具体步骤、方法和应用,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特种设备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科研实验等众多领域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特种设备所具有的高风险特性,也使得其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特种设备事故,提升特种设备的安全水平,我国在2018年正式发布了DB12/T 759-2018《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并探讨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与分级的策略。

DB12/T 759-2018标准深度解析,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识别与分级策略,DB12/T 759-2018标准深度解析,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识别与分级策略,2,标准解读,2018,第1张

DB12/T 759-2018标准概述

DB12/T 759-2018标准是我国特种设备安全领域的一项关键性标准,旨在指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和分级,进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该标准适用于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在内的各类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原则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全面性:辨识应涵盖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报废等各个环节。
  2. 系统性:辨识应从整体出发,考虑特种设备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3. 针对性:辨识应针对特种设备的特点和实际运行环境,关注可能导致事故的关键因素。

风险辨识方法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可采用以下方法:

  1. 专家调查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特种设备进行风险评估。
  2. 安全表法:根据特种设备的特点和运行环境,编制安全表,对设备进行风险评估。
  3. 故障树分析法:通过分析设备故障原因,识别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因素。
  4. 事件树分析法:分析事故发生的过程,识别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因素。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原则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客观性:评估应基于实际数据和事实,避免主观臆断。
  2. 可比性:评估结果应具有可比性,便于对不同设备的风险进行对比。
  3. 实用性:评估结果应具有实用性,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风险评估方法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可采用以下方法:

  1. 风险矩阵法: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对风险进行评估。
  2. 层次分析法:将风险因素分解为多个层次,对风险进行评估。
  3. 模糊评价法:将风险因素视为模糊数,对风险进行评估。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

风险分级原则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科学性:分级应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2. 实用性:分级应便于操作,便于风险控制。
  3. 动态性:分级应随着风险变化而调整。

风险分级方法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可采用以下方法:

  1. 风险等级划分法: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将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
  2. 风险控制措施对应法:根据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DB12/T 759-2018《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标准的实施,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可以更加有效地识别和防范安全风险,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标准,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水平,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标签: 2标准解读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