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950-2024 大球盖菇栽培全攻略,从播种到收获的标准化操作手册
《DB32/T 4950-2024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详解》为种植者提供从种植到收获的全程指南,涵盖大球盖菇栽培的关键技术,确保高效、安全、环保的种植过程。
大球盖菇,学名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别称松茸、松露菇等,是一种富含营养、口感鲜美的食用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大球盖菇的需求量逐年攀升,为了规范其栽培技术,提升产量与品质,我国制定了DB32/T 4950-2024《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详细解读该规程,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栽培指南。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DB32/T 4950-2024《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明确了大球盖菇的菌种选育、培养基配制、栽培方式、环境控制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规范,以下将围绕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菌种选育
- 菌种来源:选用具有优良特性、抗病力强、产量高的菌种。
- 菌种制备: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菌种分离、纯化及培养。
- 菌种鉴定:采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对菌种进行鉴定。
培养基配制
- 原料:稻草、玉米芯、麦麸、石膏、石灰等。
- 配比:稻草70%、玉米芯20%、麦麸5%、石膏1%、石灰1%。
- 水分:约60%。
- pH值:6.5-7.0。
- 灭菌:高压蒸汽灭菌,121℃,30分钟。
栽培方式
- 硬袋栽培:将菌种接种于硬袋培养基,培养室培养,待菌丝生长旺盛后移至栽培室管理。
- 气压袋栽培:将菌种接种于气压袋培养基,培养室培养,待菌丝生长旺盛后移至栽培室管理。
- 混合菌种栽培:将不同菌种按比例混合,接种于培养基,进行出菇管理。
环境控制
- 温度:菌丝生长温度15-25℃,出菇温度8-18℃。
- 湿度:菌丝生长期间,空气相对湿度60%-70%;出菇期间,85%-95%。
- 光照:菌丝生长期间,光照强度500-1000勒克斯;出菇期间,200-300勒克斯。
病虫害防治
- 菌种选育:选用抗病性强、不易生病的菌种。
- 培养基消毒:严格消毒,避免病原菌滋生。
- 环境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降低病虫害发生。
- 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等方法进行防治。
收获与加工
- 收获:当菇盖直径达到3-5厘米时,即可采收。
- 加工:清洗、去杂、切割等加工处理。
- 保鲜:低温保鲜、气调保鲜等方法延长产品保鲜期。
DB32/T 4950-2024《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大球盖菇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遵循该规程,种植户可降低生产风险,提高产量与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希望广大种植户认真学习并应用该规程,为我国大球盖菇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