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2290-2024食品安全抽检合格备份样品处置指南解析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1
《DB42/T 2290-2024 食品安全抽检合格备份样品处置工作指南》解读与应用,旨在规范食品安全抽检合格备份样品的处置流程,指南详细阐述了样品保存、使用、销毁等环节的操作规范,确保样品信息完整,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的迅猛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食品的抽检力度,并对抽检合格的备份样品实施科学、规范的处置,2024年,DB42/T 2290-2024《食品安全抽检合格备份样品处置工作指南》正式出台,为备份样品的处置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方法,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指南,并探讨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DB42/T 2290-2024食品安全抽检合格备份样品处置指南解析与应用,DB42/T 2290-2024食品安全抽检合格备份样品处置指南解析与应用,2,食品安全,产业健康发展,第1张

DB42/T 2290-2024《食品安全抽检合格备份样品处置工作指南》由省市场管理局制定,旨在规范食品安全抽检合格备份样品的处置工作,提升食品安全水平,该指南适用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相关检测机构。

指南主要内容

备份样品的定义

备份样品是指在食品安全抽检过程中,为防止原样品在检验过程中损坏或污染,所留取的与原样品相同或相近的样品。

备份样品的收集与保存

备份样品的收集应与原样品检验同步进行,确保样品的代表性,收集后的备份样品应按照规定进行编号、登记,并妥善保存。

备份样品的检验

备份样品的检验应严格按照相关检验标准和方法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备份样品的处置

备份样品的处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科学合理:根据备份样品的性质、检验结果和保存期限,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
  2. 无害化处理:确保处置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 资源化利用:优先考虑备份样品的资源化利用。

备份样品处置的具体方法

  1. 销毁:对于检验结果为合格的备份样品,如无其他要求,可进行销毁处理。
  2. 捐赠:对于检验结果为合格的备份样品,如具有科研、教学等用途,可捐赠给相关机构。
  3. 资源化利用:对于检验结果为合格的备份样品,可进行资源化利用,如提取有效成分、制作食品添加剂等。

指南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实施DB42/T 2290-2024《食品安全抽检合格备份样品处置工作指南》,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确保食品安全。

规范备份样品处置工作

指南为备份样品的收集、保存、检验和处置提供了明确的规范,有助于规范备份样品处置工作。

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资源化利用备份样品,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食品安全成本。

促进科研与教学

捐赠备份样品给相关机构,有助于促进科研与教学,提高食品安全研究水平。

DB42/T 2290-2024《食品安全抽检合格备份样品处置工作指南》的实施,为食品安全抽检合格备份样品的处置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和机构应严格按照指南要求,规范备份样品处置工作,确保食品安全,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