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330-2024 盐碱地麦后复种饲用燕麦×油菜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1
《DB15/T 3330-2024 盐碱地麦后复种饲用燕麦×油菜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一项针对盐碱地麦后复种饲用燕麦和油菜的生产技术规程,该规程详细解读了燕麦和油菜的种植技术,旨在提高盐碱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盐碱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麦后复种作为提升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的创新途径,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规范盐碱地麦后复种饲用燕麦与油菜的生产技术,我国最新颁布了DB15/T 3330-2024《盐碱地麦后复种饲用燕麦×油菜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DB15/T 3330-2024 盐碱地麦后复种饲用燕麦×油菜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DB15/T 3330-2024 盐碱地麦后复种饲用燕麦×油菜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15/T 3330-2024《盐碱地麦后复种饲用燕麦×油菜生产技术规程》由辽宁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编制,并经辽宁省市场管理局批准发布,是一项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旨在规范盐碱地麦后复种饲用燕麦与油菜的生产技术,旨在提升产量与品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辽宁省盐碱地麦后复种饲用燕麦与油菜的生产。

技术路线

  1. 选地与整地:选择土壤盐分适中、排水条件良好的盐碱地,进行深翻、平整,以改善土壤结构。
  2. 处理: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燕麦与油菜品种,进行消毒、浸种、催芽等处理。
  3. 播种:燕麦与油菜可采取条播或撒播方式,播种量根据品种、土壤肥力等因素确定。
  4. 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确保作物健康生长。
  5. 收获:根据市场需求和季节变化,适时收获。

技术要点

  1. 土壤改良:通过生物、化学、物理等方法降低土壤盐分,提升土壤肥力。
  2. 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燕麦与油菜品种,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3.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确保作物生长周期。
  4. 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灌溉,及时防治病虫害,确保作物健康生长。
  5. 收获技术: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确保收获质量。

规程应用

提高产量和品质

遵循DB15/T 3330-2024规程,可以优化盐碱地麦后复种饲用燕麦与油菜的生产技术,提升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保护盐碱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提升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DB15/T 3330-2024《盐碱地麦后复种饲用燕麦×油菜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盐碱地麦后复种饲用燕麦与油菜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生产中,应认真贯彻规程要求,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