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294-2025西葫芦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

团体标准 601
《DB14/T 1294-2025》为西葫芦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了其标准内容,包括育苗技术要点,实践应用中,规程指导了西葫芦高效育苗方法,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西葫芦种植的产量和品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西葫芦作为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攀升,为了提升西葫芦的产量与品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14/T 1294-2025《西葫芦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DB14/T 1294-2025西葫芦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DB14/T 1294-2025西葫芦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14/T 1294-2025规程概述

DB14/T 1294-2025《西葫芦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西葫芦集约化育苗生产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对西葫芦集约化育苗的品种选择、播种、苗床准备、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升西葫芦育苗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为西葫芦的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规程主要内容解读

品种选择

根据规程,西葫芦品种选择需考虑以下因素:

  1. 适应性强: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
  2. 产量高:选择产量稳定、品质优良的品种。
  3. 抗病性强: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

播种

  1.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一般在春季3月至4月进行播种。
  2. 播种量:每平方米播种量约为100克。
  3. 播种方法:采用点播或条播,播种深度为1-2厘米。

苗床准备

  1. 苗床选择: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地点。
  2. 苗床准备:深翻土壤,施足底肥,平整土地。

苗期管理

  1. 温度管理:保持苗床温度在20-25℃为宜。
  2.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
  3. 光照管理:保持充足的光照,避免幼苗徒长。
  4. 施肥管理: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时追肥。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2. 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规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育苗成活率

遵循DB14/T 1294-2025规程,合理选择品种、科学播种、精心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西葫芦育苗的成活率,为西葫芦的规模化种植提供优质种苗。

提高西葫芦产量和品质

规程中提到的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有助于提高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推动农业现代化

DB14/T 1294-2025规程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推动我国西葫芦产业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DB14/T 1294-2025《西葫芦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规程》为西葫芦种植户提供了科学、规范的育苗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现代化,在实际生产中,种植户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管理,为我国西葫芦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