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399-2004 多年生黑麦草牧草生产技术规程,牧草品质与产量提升秘籍

团体标准 601
《DB51/T 399-2004 多年生黑麦草牧草生产技术规程》是提升牧草品质与产量的关键指南,旨在通过规范种植技术,提高黑麦草的产量和品质,为我国牧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牧草产业作为畜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多年生黑麦草,作为一种优质牧草品种,以其生长周期长、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等显著特点,在畜牧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规范多年生黑麦草的生产技术,提升牧草的品质与产量,我国颁布了《DB51/T 399-2004 多年生黑麦草牧草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这一规程,深入探讨其具体内容与实施要点。

DB51/T 399-2004 多年生黑麦草牧草生产技术规程,牧草品质与产量提升秘籍,DB51/T 399-2004 多年生黑麦草牧草生产技术规程,牧草品质与产量提升秘籍,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51/T 399-2004 多年生黑麦草牧草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多年生黑麦草牧草生产的技术规程,由湖北省农业厅发布,该规程的宗旨在于规范多年生黑麦草的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确保牧草的品质与产量,为我国牧草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规程主要内容

选地与整地

规程强调,需选择排水畅通、土壤肥沃、pH值适宜的田块进行种植,在整地前,应进行深耕、松土,以确保土壤结构良好,有利于牧草的生长。

选择与处理

应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多年生黑麦草品种,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发芽试验,确保发芽率。

播种

播种时间通常为春季或秋季,播种量需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确定,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撒播或点播,播种深度以2-3厘米为宜。

浇水与施肥

多年生黑麦草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牧草生长阶段进行,一般每年施用2-3次氮肥、磷肥和钾肥。

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监测,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可选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收获与加工

牧草生长至一定高度时,可进行刈割,刈割后,应尽快晾晒、干燥,防止牧草发霉变质,加工过程中,应确保牧草品质,避免污染。

实施要点

  1. 严格遵循规程要求,确保牧草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符合标准。
  2.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户的技术水平。
  3. 建立健全牧草生产档案,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为后续生产提供参考。
  4. 加强市场监管,确保牧草产品质量。
  5.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牧草生产效率。

《DB51/T 399-2004 多年生黑麦草牧草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多年生黑麦草牧草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规程,提高牧草品质和产量,有助于推动我国牧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