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692-2012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化种植推动金银花产业持续发展
《DB36/T 692-2012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为金银花标准化种植提供指导,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兴起,金银花作为一味珍贵的传统中药材,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规范金银花的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确保药材安全,我国出台了《DB36/T 692-2012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这一规程,深入探讨金银花生产技术的标准化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DB36/T 692-2012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金银花生产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其核心目标在于规范金银花的生产流程,提升金银花的品质与产量,该规程全面涵盖了金银花的种植、管理、采收、加工等各个关键环节,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细致规定。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选地与整地
规程明确指出,金银花适宜在排水顺畅、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地块种植,在选地时,应优先考虑pH值在5.5-7.5之间的土壤,整地前,需进行深翻、施肥、消毒等处理,确保土壤松软、肥沃,为金银花的生长奠定坚实基础。
种植技术
金银花采用扦插繁殖,规程要求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插穗,插穗长度一般在15-20厘米,土壤深度为5-8厘米,种植密度为每亩1500-2000株,以确保金银花的通风透光,有利于其健康成长。
管理技术
金银花生长期间,要加强田间管理,包括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规程强调,要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要及时清除杂草,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确保金银花的品质。
采收与加工
金银花采收时间一般在夏末秋初,当花蕾初开时进行,采收时,要选择晴天,避免雨后采摘,采收后的金银花要及时进行加工,采用阴干或烘干的方式,确保金银花的质量。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的意义
提高金银花质量
通过实施《DB36/T 692-2012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可以规范金银花的生产过程,提高金银花的品质,保障药材安全。
促进金银花产业可持续发展
标准化生产有助于金银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规程的实施还可以推动金银花种植技术的创新,助力金银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障药材安全
金银花作为中药材,其安全性至关重要,通过实施规程,可以确保金银花的生产过程符合国家标准,降低药材安全风险。
《DB36/T 692-2012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金银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强金银花生产技术的标准化建设,推动金银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中医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