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872-2015标准深度解读,黄颡鱼绿色养殖技术规程应用分析

团体标准 604
《DB36/T 872-2015标准解读》深入解析了黄颡鱼绿色食品养殖技术规程,强调环保、健康养殖理念,为我国大水面黄颡鱼养殖提供科学指导,助力绿色产业发展。

随着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蓬勃兴起,绿色食品养殖技术规程在确保食品安全、提升养殖效益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DB36/T 872-2015《绿色食品 大水面黄颡鱼养殖技术规程》作为我国绿色食品养殖领域的行业标准,为黄颡鱼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本文将深入解读DB36/T 872-2015标准,探讨其在绿色食品大水面黄颡鱼养殖中的应用与实践。

DB36/T 872-2015标准深度解读,黄颡鱼绿色养殖技术规程应用分析,DB36/T 872-2015标准深度解读,黄颡鱼绿色养殖技术规程应用分析,标准解读,食品安全,质量检测,第1张

DB36/T 872-2015标准概述

DB36/T 872-2015《绿色食品 大水面黄颡鱼养殖技术规程》由湖南省农业厅提出,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起草,该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大水面黄颡鱼养殖生产,提升养殖效益,确保食品安全,标准内容涵盖了绿色食品大水面黄颡鱼养殖的技术要求、养殖环境、饲料、病害防治、质量检测等多个方面。

绿色食品大水面黄颡鱼养殖技术规程解析

养殖环境

DB36/T 872-2015标准规定,绿色食品大水面黄颡鱼养殖场应选址于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生态环境适宜的区域,养殖场周边应无工业“三废”污染,水质需符合GB 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

饲料

绿色食品大水面黄颡鱼养殖应选用优质、安全的饲料,饲料原料需符合GB/T 19630.1-2005《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营养成分需满足黄颡鱼的生长需求,且不得含有害物质。

病害防治

在绿色食品大水面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病害发生,具体措施包括:

  1. 加强养殖管理,保持养殖水质稳定;
  2. 合理放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3. 定期检测水质,及时调整饲料配方;
  4.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降低病害发生。

质量检测

绿色食品大水面黄颡鱼养殖产品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GB 19300-2014《绿色食品 鱼类》的要求,检测内容包括鱼体外观、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

DB36/T 872-2015标准在绿色食品大水面黄颡鱼养殖中的应用

提高养殖效益

遵循DB36/T 872-2015标准,绿色食品大水面黄颡鱼养殖场可提高养殖效益,通过规范养殖环境、饲料、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降低病害发生,提高成活率,从而提高养殖产量。

保障食品安全

DB36/T 872-2015标准对绿色食品大水面黄颡鱼养殖产品的质量检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推动产业升级

遵循DB36/T 872-2015标准,绿色食品大水面黄颡鱼养殖场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

DB36/T 872-2015《绿色食品 大水面黄颡鱼养殖技术规程》为我国绿色食品大水面黄颡鱼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遵循该标准,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保障食品安全、推动产业升级,在今后的绿色食品养殖发展中,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该标准,为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