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标准下大水面加州鲈网箱养殖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2
本文解析了DB36/T 873-2015标准,针对大水面加州鲈网箱养殖技术规程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升绿色食品养殖水平,促进可持续渔业发展。

随着绿色食品理念在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传播,绿色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逐渐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首选,加州鲈,作为我国淡水养殖鱼类中的佼佼者,其养殖技术的精进对于确保绿色食品的稳定供应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大水面加州鲈网箱养殖的绿色食品标准——《绿色食品 大水面加州鲈网箱养殖技术规程》(DB36/T 873-2015)的出台,为养殖户提供了科学、规范的养殖技术指导,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养殖中的应用与实践。

绿色食品标准下大水面加州鲈网箱养殖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绿色食品标准下大水面加州鲈网箱养殖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质量检测,技术规程,养殖技术,第1张

DB36/T 873-2015规程概述

《绿色食品 大水面加州鲈网箱养殖技术规程》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等权威机构共同编制,它以绿色食品生产标准为基准,对大水面加州鲈网箱养殖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细致规定,旨在提升加州鲈的养殖品质,确保绿色食品的安全与优质。

规程的主要内容

养殖区域选择

根据规程要求,养殖区域需选择水质清澈、无污染源、交通便利、电力供应稳定的地方,应避免靠近工业区与城市生活区,以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

网箱设计

网箱应以聚乙烯材料制成,规格建议为2.5×2.5×2.5米,确保网箱底部离水底至少1米,以促进水体流动和氧气交换。

放养密度

加州鲈的放养密度应为每立方米水放养50-70尾,在放养前,应对鱼种进行严格筛选,选择健康、无病害的鱼种进行养殖。

饲料投喂

饲料应以优质鱼粉、豆粕等为主要原料,并添加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投喂量应根据鱼的生长阶段、水温、天气等条件进行调整,一般每日投喂2-3次。

水质管理

养殖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40厘米,一旦发现水质异常,应立即采取调节措施,并定期更换水体,以确保水质稳定。

疾病防治

加州鲈的主要病害包括肠炎、烂鳃病、白点病等,养殖过程中应加强病害监测,发现病情及时隔离治疗,并强化鱼种引进及养殖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措施,以防止病害的传播。

产品收获

加州鲈的收获时间一般在养殖后的第10-12个月,收获前,应对鱼体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规程的实际应用

提高养殖效益

DB36/T 873-2015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加州鲈的养殖品质,降低病害发生率,从而显著提高养殖效益。

保障绿色食品安全

规程的严格执行,有助于确保绿色食品的安全,满足消费者对健康、优质食品的迫切需求。

推动产业发展

该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我国大水面加州鲈网箱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提升了我国渔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绿色食品 大水面加州鲈网箱养殖技术规程》为我国绿色食品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严格遵守规程,不断提升养殖技术水平,为我国渔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