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875-2015标准解析,大水面绒鳌蟹绿色养殖技术实践应用
DB36/T 875-2015标准解读涉及大水面绒鳌蟹绿色食品养殖技术规程,通过实践应用,旨在规范养殖过程,提高养殖效益,保障食品安全,该规程详细阐述了养殖环境、饲料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为绒鳌蟹养殖提供科学指导。
随着绿色食品理念在我国深入人心,绿色食品养殖技术规程正逐渐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此背景下,DB36/T 875-2015《绿色食品 大水面绒鳌蟹养殖技术规程》作为一项行业标准,肩负着规范大水面绒鳌蟹养殖过程、保障产品品质与安全的重任,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养殖中的应用。
DB36/T 875-2015标准概述
DB36/T 875-2015《绿色食品 大水面绒鳌蟹养殖技术规程》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于2015年正式发布实施,该规程明确了大水面绒鳌蟹养殖的各个环节,包括选址、放养、管理、捕捞、加工等,旨在提升养殖效益,维护消费者权益。
绿色食品养殖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选址要求
依据DB36/T 875-2015标准,大水面绒鳌蟹养殖场需选择水质优良、生态环境适宜、交通便利的区域,具体要求如下:
- 水源充足,水质须符合国家标准;
- 水温适宜,全年水温保持在10℃以上;
- 水质清澈,透明度大于1米;
- 底质以沙质或泥沙质为主,pH值在7.5-8.5之间。
放养技术
- 蟹苗选择:选用健康、无病害、生长良好的蟹苗;
- 放养密度:根据水域面积、水质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放养密度;
- 放养时间:一般在春季水温稳定后进行。
管理技术
- 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体透明度,适时进行换水;
- 饲料管理:选用优质饲料,合理搭配,满足蟹苗的营养需求;
- 病害防治:严格执行病害防治措施,确保养殖过程无病害发生。
捕捞技术
- 捕捞时间:一般在秋季水温下降时进行;
- 捕捞方法:采用网捕、钩捕等方法,确保捕捞过程对蟹苗的损伤最小。
加工技术
- 加工场地:加工场地应具备卫生条件,防止污染;
- 加工流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加工标准进行,确保产品质量。
绿色食品养殖技术规程的实际应用
提高养殖效益
通过实施DB36/T 875-2015标准,养殖户可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成功率,降低养殖成本,从而提升养殖效益。
保障消费者权益
绿色食品养殖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确保养殖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促进产业发展
绿色食品养殖技术规程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推动我国大水面绒鳌蟹产业的健康发展。
DB36/T 875-2015《绿色食品 大水面绒鳌蟹养殖技术规程》为我国大水面绒鳌蟹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在未来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积极学习和应用该规程,为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