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129-2012 黄果梨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

团体标准 602
《DB63/T 1129-2012 黄果梨栽培技术规程详解与应用》详细介绍了黄果梨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栽植技术、土壤管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旨在提高黄果梨的产量和品质,为果农提供实用指导。

黄果梨,亦称黄梨或金梨,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出色的口感著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对黄果梨的需求量持续攀升,市场前景一片光明,为了更好地规范黄果梨的栽培技术,提升产量与品质,我国特地制定了《黄果梨栽培技术规程》(DB63/T 1129-2012),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黄果梨种植者提供实用技术指导。

DB63/T 1129-2012 黄果梨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DB63/T 1129-2012 黄果梨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践应用,技术规程,栽培技术,第1张

《黄果梨栽培技术规程》(DB63/T 1129-2012)内容丰富,主要涵盖以下几大板块:

  1. 适用范围:规程明确了黄果梨栽培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其种植、管理、采收及销售的各个环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详细列出了规程中引用的相关标准与规范,确保技术指导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 术语与定义:对规程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了清晰定义,有助于统一理解和执行标准。
  4. 栽培区域选择:依据黄果梨的生长特性,确定了适宜的栽培区域,确保品种的健康发展。
  5. 栽植技术:包括栽植时间、密度、方法等,确保栽植过程科学合理。
  6. 土壤管理:涉及土壤改良、施肥、灌溉等方面,为黄果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7. 树体管理:包括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保证树体的健康生长。
  8. 采收与包装:规定采收时间、方法、包装标准,确保果实品质。
  9. 质量控制:对黄果梨的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提出具体要求。

栽培技术详解

栽植技术

  • 栽植时间:通常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此时气候适宜,有利于树木成活。
  • 栽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一般行距4-5米,株距2-3米,确保树木有足够的空间生长。
  • 栽植方法:挖穴深宽各1米,将苗木放入穴中,填土至根颈处,轻轻压实并浇透水。

土壤管理

  • 土壤改良: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进行深翻、松土,并施足底肥。
  • 施肥:每年施肥3-4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满足树木生长所需营养。
  • 灌溉:根据土壤水分状况,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树体管理

  • 修剪:根据树形和生长习性,进行合理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树体,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采用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

采收与包装

  • 采收时间:一般在果实成熟期进行,根据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确定。
  • 采收方法:人工采收,轻拿轻放,避免损伤果实。
  • 包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果实新鲜卫生。

质量控制

  • 感官品质:果实色泽鲜亮,果肉细腻,口感酸甜适中。
  • 理化指标:果实含糖量高,含酸量适中,营养丰富。

《黄果梨栽培技术规程》为黄果梨的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有助于提高黄果梨的产量与品质,满足市场需求,规程的实施也将助力黄果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广大种植者认真学习并应用此规程,共同推动我国黄果梨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