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334-2004标准指导下的葡萄糖饮料品质提升
DB41/T 334-2004标准规定了葡萄糖饮料的生产和质量要求,旨在确保产品品质与国家标准相融合,该标准涵盖了原料选择、生产工艺、卫生条件及产品检测等方面,旨在提升葡萄糖饮料的整体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饮料市场呈现出勃勃生机,在众多饮料品种中,葡萄糖饮料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迅速补充能量的特性,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喜爱,在我国,葡萄糖饮料的生产与销售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其中DB41/T 334-2004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本文将围绕这一标准,深入探讨葡萄糖饮料的品质与标准之间的关系。
DB41/T 334-2004标准概述
DB41/T 334-2004是《葡萄糖饮料》的国家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生产加工行业协会负责归口管理,该标准对葡萄糖饮料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葡萄糖饮料的品质要求
原料要求
依据DB41/T 334-2004标准,葡萄糖饮料的原料应选用优质的白砂糖、葡萄糖、水等,白砂糖和葡萄糖是葡萄糖饮料的主要原料,必须保证其纯度和质量。
感官要求
葡萄糖饮料应呈现清澈透明的色泽,无悬浮物、沉淀物和杂质,口感上,应酸甜适中,无异味、苦味和酸味。
理化指标要求
DB41/T 334-2004标准对葡萄糖饮料的理化指标包括总固形物、非糖固形物、糖度、pH值、微生物指标等,具体要求如下:
- 总固形物:≥15.0g/100ml
- 非糖固形物:≤0.5g/100ml
- 糖度:≥5.0%
- pH值:4.0~5.5
- 微生物指标:符合GB 2759的规定
葡萄糖饮料的生产过程
原料处理
将白砂糖和葡萄糖溶解于水中,进行过滤和澄清处理,以确保原料的纯净度。
配制
按照一定比例将处理后的原料进行配制,调整糖度、pH值等指标。
灭菌
对配制好的葡萄糖饮料进行高温灭菌,杀灭有害微生物,保证产品卫生安全。
包装
对灭菌后的葡萄糖饮料进行无菌包装,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葡萄糖饮料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对快速补充能量的需求日益增加,葡萄糖饮料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迅速补充能量的特性,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DB41/T 334-2004标准的指导下,我国葡萄糖饮料产业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DB41/T 334-2004标准对葡萄糖饮料的品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健康的保障,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葡萄糖饮料产业应继续遵循这一标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我国饮料市场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