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732-2022川茶毛峰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析

团体标准 601
《DB51/T 732-2022》规程详细阐述了川茶毛峰茶加工技术,包括选材、制茶工艺、质量标准等关键环节,该规程旨在提升川茶毛峰茶品质,规范加工流程,确保茶叶安全与美味。

茶叶,作为我国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的传统饮品,历来备受茶友们的喜爱,川茶凭借其独特的品质与风味,更是深受茶友们的青睐,为了规范川茶毛峰茶的加工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22年正式发布了DB51/T 732-2022《精致川茶毛峰茶加工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茶企和茶农提供有益的参考。

DB51/T 732-2022川茶毛峰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析,DB51/T 732-2022川茶毛峰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析,2022,技术规程,加工技术规程,第1张

《精致川茶毛峰茶加工技术规程》概述

DB51/T 732-2022《精致川茶毛峰茶加工技术规程》详细规定了精致川茶毛峰茶的原料要求、加工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内容,该规程适用于本省范围内精致川茶毛峰茶的加工生产。

原料要求

  1. 原料来源:应选用适宜在我省种植的茶树品种,如蒙顶山毛尖、峨眉山毛尖等。

  2. 原料质量:要求茶叶鲜叶新鲜、无病虫害、无霉变,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鲜叶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采摘时间在春茶季节。

加工工艺

  1. 初制:包括摊青、杀青、揉捻、炒青等工序。

    (1)摊青:将采摘的鲜叶摊放在通风、阴凉处,摊放时间一般为4-6小时。

    (2)杀青:采用高温快速杀青,使茶叶失去部分水分,保持茶叶的色泽和香气。

    (3)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揉捻成条状,使其形状更加美观。

    (4)炒青:采用低温慢炒,使茶叶充分干燥,提高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2. 复制:包括筛分、提香、拼配等工序。

    (1)筛分:将炒青后的茶叶进行筛分,去除不合格茶叶。

    (2)提香:采用高温快速提香,使茶叶香气更加浓郁。

    (3)拼配:将不同批次、不同品质的茶叶进行拼配,使茶叶品质更加稳定。

  3. 包装: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茶叶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品质。

质量要求

  1. 外观:茶叶条索紧结,色泽翠绿,香气浓郁,滋味鲜爽。

  2. 内在品质:水分含量≤7%,总灰分含量≤6%,水浸出物含量≥30%。

检验方法

  1. 外观检验:观察茶叶的外观,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2. 内在品质检验:采用仪器分析法,检测茶叶的水分、总灰分、水浸出物等指标。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1. 包装: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茶叶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品质。

  2. 标志:包装上应标注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等。

  3. 运输:采用防潮、防尘、防压等包装措施,确保茶叶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

  4. 贮存:将茶叶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避免潮湿、霉变。

DB51/T 732-2022《精致川茶毛峰茶加工技术规程》为川茶毛峰茶加工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茶企和茶农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生产,以提高茶叶品质,满足市场需求,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川茶毛峰茶加工的监管,确保消费者饮用的安全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