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基质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标准DB22/T 3457-2023深度解析

团体标准 602
《DB22/T 3457-2023标准解读》详细解析了玉米秸秆基质生产大球盖菇的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大球盖菇的种植过程,提高产量和质量,标准从原料选择、基质制作、菌种培养、出菇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种植者提供科学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持续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玉米秸秆的再利用研究已成为一项关键课题,大球盖菇,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食用菌研究的热点,辽宁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牵头编制的DB22/T 3457-2023《玉米秸秆基质生产大球盖菇技术规程》的正式发布,为玉米秸秆基质的科学利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规程,旨在为业界同仁提供宝贵的参考。

玉米秸秆基质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标准DB22/T 3457-2023深度解析,玉米秸秆基质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标准DB22/T 3457-2023深度解析,2,标准解读,技术规程,第1张

DB22/T 3457-2023《玉米秸秆基质生产大球盖菇技术规程》的编制,旨在规范玉米秸秆基质生产大球盖菇的技术流程,旨在提升大球盖菇的产量与品质,进一步推动农业资源的循环与高效利用。

玉米秸秆基质的制备

原料选择

选择无病虫害、无污染的玉米秸秆作为原料,长度控制在20-30厘米,水分含量维持在15%左右。

切割

将玉米秸秆切割成均匀的小段,长度约为3-5厘米。

浸泡

将切割好的玉米秸秆浸泡在1%的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以实现消毒和软化秸秆的目的。

沥水

将浸泡后的玉米秸秆捞出,沥干水分。

蒸煮

将沥干水分的玉米秸秆放入蒸煮锅中,蒸煮1小时,彻底杀灭病原菌。

混拌

将蒸煮后的玉米秸秆与麸皮、石灰粉等辅料按比例混合均匀。

压实

将混合好的基质压实,厚度约为10厘米。

大球盖菇的栽培

菌种选择

选择适宜的菌种,如平菇、香菇等,要求菌种纯度高、生长速度快、产量高。

接种

将菌种均匀地接种到压实好的基质上,接种量为每平方米1-2袋。

发菌

将接种后的菌袋放置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进行发菌,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60%-70%。

出菇管理

当菌丝长满基质后,将菌袋移至出菇室,调整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促进菇蕾的形成。

采收

当菇蕾长到一定大小,颜色鲜亮时,即可进行采收。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定期清理菇房,发现病害及时处理,可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

虫害防治

加强菇房卫生管理,定期喷洒杀虫剂,预防虫害的发生。

DB22/T 3457-2023《玉米秸秆基质生产大球盖菇技术规程》为玉米秸秆基质的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升大球盖菇的产量与品质,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结合规程要求,灵活调整栽培技术,以实现玉米秸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