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T 2061-2003 无公害甘薯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
《DB65/T 2061-2003 无公害食品 露地甘(红)薯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为我国无公害甘(红)薯生产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生产技术规程,本规程详细阐述了甘(红)薯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旨在提高甘(红)薯产量和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要求也日益严格,甘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备受消费者青睐,为确保甘薯的品质安全,我国出台了《DB65/T 2061-2003 无公害食品 露地甘薯生产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析,以期为我国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DB65/T 2061-2003 无公害食品 露地甘薯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本规程是我国专门针对露地甘薯生产制定的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规范,涵盖了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储藏等多个方面。
解析
产地环境
规程明确要求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确保甘薯生长过程中不受污染,具体要求如下:
- 土壤:有机质含量应≥1.5%,pH值在5.5~7.5之间。
- 水源:灌溉用水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
- 空气:空气质量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
品种选择
规程强调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质甘薯品种,品种应具备以下特点:
- 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
- 适应性广,适合露地栽培。
- 成熟期适中,便于收获。
栽培技术
- 整地:采用深翻、耙磨、起垄等方法,确保土壤疏松、透气。
- 播种:选择优质种薯,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播种。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 灌溉:根据天气、土壤水分状况,适时灌溉。
- 中耕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土壤疏松。
病虫害防治
-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
-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防治。
收获与储藏
- 收获:根据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适时收获。
- 储藏:选择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进行储藏,确保甘薯品质。
规程应用与推广
-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农民对规程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 加强执法:加大执法力度,确保规程得到有效执行。
- 建立示范推广基地:通过示范推广,提高甘薯生产技术水平。
- 优化产业链:加强甘薯产后加工、销售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
《DB65/T 2061-2003 无公害食品 露地甘薯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甘薯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通过深入解析和应用该规程,有助于提高甘薯品质,保障食品安全,推动甘薯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