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DB65/T 2063-2003标准,助力无公害莴笋生产技术规程推广

团体标准 603
指出,根据DB65/T 2063-2003标准,致力于推广和应用无公害食品莴笋生产技术规程,旨在提升莴笋生产的质量与安全性,确保食品安全和健康。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莴笋作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蔬菜,其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规范莴笋的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我国于2003年正式发布了DB65/T 2063-2003《无公害食品 莴笋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这一标准,深入探讨无公害食品莴笋生产技术规程的普及与应用。

DB65/T 2063-2003标准概述

DB65/T 2063-2003《无公害食品 莴笋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莴笋生产的无公害食品标准,该标准涵盖了莴笋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和运输等,旨在从源头上确保莴笋产品的质量安全。

要点

  1. 产地环境:要求莴笋生产基地远离工业污染源,土壤、水源、空气质量均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品种选择:应选择抗病、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莴笋品种,且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
  3. 播种:播种前需进行消毒,播种深度适宜,行距、株距合理。
  4. 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灌溉,保持土壤水分适宜,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
  5.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6. 采收:确保莴笋充分成熟,避免损伤。
  7. 包装、运输:包装材料需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运输过程中保持莴笋新鲜。

无公害食品莴笋生产技术规程的普及与应用

推广措施

  1.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技术讲座等形式,提高农民对无公害食品莴笋生产技术规程的认识,使其掌握相关技术。
  2. 建立示范基地:在适宜地区建立无公害食品莴笋生产基地,示范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带动周边地区农民提升莴笋生产水平。
  3. 强化监管力度:加强对莴笋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监管,确保无公害食品莴笋生产技术规程得到有效执行。
  4. 推动产业升级:鼓励莴笋生产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空间。
  5. 建立追溯体系:建立健全莴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让消费者了解莴笋的生产过程,提高对无公害食品的信任度。

DB65/T 2063-2003《无公害食品 莴笋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与实施,对于提升莴笋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宣传培训、建立示范基地、强化监管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建立追溯体系等措施,我们有信心推动无公害食品莴笋生产技术规程的普及与应用,为我国莴笋产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