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T 2690-2007草鱼池塘养殖无公害技术规范解读与应用
《DB65/T 2690-2007 无公害食品草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解析与应用》是一项针对草鱼池塘养殖的无公害技术规范,该规范详细解析了草鱼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草鱼养殖质量,确保产品无公害,并指导实际应用,促进草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无公害食品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的潮流,作为我国淡水养殖鱼类中的佼佼者,草鱼养殖技术的规范化对于提升草鱼养殖品质、确保消费者健康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本文将深入解析《DB65/T 2690-2007 无公害食品草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深远价值。
《DB65/T 2690-2007 无公害食品草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概述
《DB65/T 2690-2007》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无公害食品草鱼池塘养殖的技术规范,自2007年发布以来,为草鱼养殖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该规范从产地环境、养殖设施、种苗、饲料、病害防治、水质管理、产品收获与包装等多个方面,对草鱼养殖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旨在提升草鱼养殖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
《DB65/T 2690-2007 无公害食品草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解析
产地环境
规范强调,草鱼养殖产地需选择水质清澈、生态环境优越的地区,具体要求包括:水源纯净,无污染;土壤肥沃,pH值在6.5-8.5之间;周边无工业“三废”排放,无农药、化肥残留。
养殖设施
规范要求养殖池塘需满足以下条件:面积适中,水深1.5-2.5米;底质为沙质或泥沙质,便于排水;池塘四周设有防逃设施,防止草鱼外逃。
种苗
规范要求草鱼种苗须来源于无公害养殖,种苗需健康、无病害,具体要求包括:种苗来源地的水质、土壤等环境符合要求;种苗规格整齐,体色正常。
饲料
规范要求草鱼饲料应选用优质、无污染的原料,保证饲料营养均衡,具体要求包括:饲料原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饲料中不得添加药物和添加剂。
病害防治
规范要求在草鱼养殖过程中加强病害防治,具体措施包括:定期监测水质,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合理使用药物,防止药物残留;加强养殖环境管理,降低病害发生。
水质管理
规范要求在草鱼养殖过程中加强水质管理,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具体要求包括:定期检测水质,控制氨氮、亚盐等指标;合理施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持水体溶氧充足。
产品收获与包装
规范要求草鱼产品收获后应进行严格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具体要求包括: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产品包装应符合无公害食品包装要求。
《DB65/T 2690-2007 无公害食品草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提高草鱼养殖品质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草鱼养殖品质,使草鱼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
保障消费者健康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降低草鱼产品中的药物残留,保障消费者健康。
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水产养殖业向无公害、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提高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竞争力。
《DB65/T 2690-2007 无公害食品草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是我国草鱼养殖行业的重要标准,其实施对于提高草鱼养殖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各养殖户和相关部门应积极贯彻落实该规范,推动我国草鱼养殖业向更高水平发展。